2004年,市规划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部署,积极开展城市规划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注重规划编制,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把我市建设成为“经济强市、旅游名市、生态大市”的目标, 认真按照“南延东进,西扩北提”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了规划编制力度,较好地发挥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和引导作用。
1、认真开展总规修编工作。成立了以戴道晋市长为组长的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和局总体规划修编项目工作组;认真制定了郴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郴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三大规划项目计划,并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签定了规划项目合同;9月下旬,中规院郴州项目组来郴开展了为期20天的总规修编调研,我们积极配合深入到11个县(市、区)、2个工业园区和32个镇现场踏勘,到60多个市直部门调研座谈,组织召开大型座谈会15次,收集各类资料700多项(份),为2005年全面完成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着力推进规划编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近期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大了规划编制力度,认真开展了重点开发建设地区的规划编制。先后开展了近期建设规划方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郴城西区和下湄桥分区规划的编制。完成了柿竹园有色金属科技工业园总体规划、王仙岭风景区总体规划、新城区白水组团分区规划和郴资高等级公路生态旅游带概念性规划的审批。完成了燕泉河改造、湘南风情步行街、市公安局监管中心、郴州大道石榴湾以北、爱莲湖、市一中新校园、湘南中学等60多项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城市道路规划进一步完善,完成了东河大道、林邑路、石成大道、相山大道、新湾大道、白水路、茶园路、桂园路、香雪大道东段和中段、云松大道与郴资大道立交桥等道路的方案论证评审工作;认真开展了珠京高速铁路郴州段和客运站的选线与选址工作。继续加强了规划基础工作,组织进行了地下管网普查,基本完成了城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也在开展中。一大批规划项目的展开,对指导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起到了积极作用和应有的成效。
3、加强对城镇规划的指导。完成了安仁县总体规划和临武县、嘉禾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评审工作。指导嘉禾县、宜章县、桂阳县、永兴县开展了总体规划修编。加强了对小康示范村规划的编制和指导,完成了桂东寨前乡村镇规划的编制。认真开展对开发区的清理和整顿,完成了7个保留开发区、5个待批开发区的规划修编、核准和有关材料的上报工作。
4、注重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规划设计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完成规划设计项目55项,产值230万元,并荣获“全省十佳规划设计院”称号。建筑设计院改革改制取得实质性进展。认真开展了清产核资工作,根据实际和可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制方案,在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院领导的积极努力下,经多方奔走,得到了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建筑设计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共完成设计项目66个,产值132万元,保持了基本稳定。
二、强化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1、强化了规划集中统一管理。今年5月,积极争取市政府上收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有色金属科技工业园的规划管理权,并在局机关增设园区规划管理科,增加人员编制4 名,实现了中心城区规划集中统一管理的目标。
2、全力推行“一站式”政务服务。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市政府政务大厅设立了规划报建“窗口”。进一步规范了办事程序,严格实行了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基本做到了责任明确,服务快捷。一年来,“窗口”共受理各类规划报建项目1545项,办结1497项,基本上在规定时效内完成了项目审批。
3、加强了对规划实施的审批和管理。坚持了集体审批制度,严把规划审批关,所有规划报建项目都实行了集体审查,重要地段、重点建设项目报请市政府把关。着力推进了城市规划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积极推行了规划专家评审制度,先后组织专家对66个规划设计和重要建筑方案进行了论证和评审。加强了放线、测量和验收工作。今年,规划技术服务中心共为310栋建筑进行了放线放样,为573个项目进行了地形测量和竣工测量。强化了对村民和居民私人建房的规划管理,积极试行了“规划先行、集中建设”的“城中村”改造新途径,全面推行了居民私房联建和“私房公办”的控制方法。严格坚持了“一书两证”制度。一年来,全局共发放规划选址意见书6件;发放用地规划许可证600件,总面积274万平方米;发放工程规划许可证522件,总面积433万平方米。
4、积极支持重点工程建设。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城市规划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思想,集中精力和时间,切实加大了对重点工程的规划审批力度,对重点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优先受理,专人负责。一年来,优质高效地完成了燕泉河改造、市体育中心、中彩视讯、金贵有限公司、高斯贝尔数码工业基地、华润电厂B厂、玉湘面业二期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的规划论证、选址和审批工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5、加强规划执法监督。继续开展了规划法宣传活动。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年内共办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和提案25件;接待和处理来信、来电、来访177件,办理回复市长公开电话交办件51件,办理上级转交上访信件3件,调处各类建设纠纷198起。加大了对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力度。开展了经常性的规划执法工作,年内组织了三次拆除行动。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了中心城区在建开发项目专项治理和建设环境专项整治活动,组织力量对柿竹园有色金属科技工业园规划范围内以及城区内的违法建设进行了清查和整治,集中处理了一批违法建设项目。一年来,全局共查处违法案件203件,查处违法建设面积19万平方米,收缴罚款64万元,有效地遏制了违法建设行为。
6、城建档案管理进一步规范。共签订《报送工程档案责任书》122份,参加竣工档案的审核、备案及档案的接收151项,颁发《档案合格证》72份,整理档案5210卷。
三、注重思想作风建设,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1、认真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了经常性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和中心组学习制度,突出抓了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党内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和《宪法》修正案的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
2、注重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加强了干部监督工作。根据职工的意愿,完成了市规划法规监察室、市城镇规划管理站依照公务员管理及公务员过渡工作。加大了干部培训力度,举办了《行政许可法》培训班,认真开展了对“嘉禾事件”的反思,组织干部参加了 “四五”普法考试和全省注册规划师执业考试。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
3、积极开展党建工作。以开展“争先创优”,保持党员先进性为重点,扎实推行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注重抓党员干部教育,组织播放电教片12场次。认真开展了支部换届选举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年内共发展党员3名。开展了“七一”表彰活动,共表彰红旗基层党支部2个,优秀党务工作者3名,模范党员13名。
4、狠抓机关作风建设。为树立政令畅通、作风严谨、纪律严明、务实高效的规划新形象,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今年我局扎实开展了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在活动中,局党组高度重视,把开展“两个活动”作为转变机关作风和推动规划工作的重要措施来抓,把提高规划水平、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服务态度作为开展活动和整改的主要内容。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门班子,制定了实施方案,通过宣传发动、学习对照、自查自纠、落实整改,使全局工作人员的大局意识、依法行政意识、效率意识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城市规划工作进一步得到了社会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局驻桂东县白竹村工作组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建整扶贫工作,筹集资金34万元,着力进行了基础设施和小康村示范点的建设,受到了各方好评。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三清一化”等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了各种有益活动,活跃了职工的文化生活。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开展了扶贫帮困,全局共捐款3 万多元。同时,局机关、市城建档案馆、市规划技术服务中心办公楼和住宅建设,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取得了明显进展。
四、严格实行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一年来,局党组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班子和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一是严格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照中央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局党组提出的“六个严禁”,制定了《局党组、局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职责》,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定期对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座谈和检查。二是加强了对干部职工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深化了科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强化了机关效能建设,严格实行了责任追究制。认真抓了红包礼金的治理和干部兼职清理等工作。三是坚持了廉政教育制度。认真开展了经常性的学习和教育,做到警钟长鸣,构筑思想道德防线,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组织全局副科级以上干部认真开展了“三看三想三帮”专项教育活动,组织观看了电影《郑培民》。通过多种学习教育形式,全局党员干部自觉守廉,慎独自律,收到了明显成效。一年来,局机关干部共拒收红包礼金1万多元,没有发现有违法乱纪的行为,较好地树立了廉洁务实的良好形象。
由于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2004年我局较好地履行了工作职能,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市民的期望还有差距。如:城市规划工作宏观性、前瞻性研究不够,实施阳光规划和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机关办公楼和住宅建设任务艰巨等。
2005年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全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建设美好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