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市城乡规划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城乡规划法》及湖南省实施办法,进一步抓好规划编制,加强规划管理,充分发挥规划在引导城乡建设、服务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提升城市品位、推进“两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作出新的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1、指导县级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按照新型城镇化和“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在做好郴资桂区域城镇群规划的同时,督促指导资兴市、桂阳、临武、汝城、桂东、嘉禾等县城开展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尽快完成方案评审和规划成果报批。
2、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加快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和量化各项规划控制指标,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争取年内完成市城区东河组团、观山洞片区等控规,市城区控规覆盖率达90%以上。各县(市)和重点镇控规覆盖率均有较大提高。
3、加快推进专业及专项规划编制。以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尽快完成市中心城区给排水、城市夜景等规划方案的审查,启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环卫、公交、中小学布局、农贸市场布局等规划修编工作。
4、抓好重点工程、重要区域规划设计。积极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把好规划审批关、批后跟踪管理关。抓好重要节点、地段的城市设计,如城市出入口、东城区标志性建筑景观、“两馆一中心”、“十山十湖”、武广新区城市景观设计、郴州大道、青年大道、郴资桂大道街景立面整治等项目的规划设计,打造郴州现代文明城市新形象。
5、加大村镇规划编制力度。力争年内90%以上建制镇、40%以上乡编制完成本轮镇乡规划,编制完成100个建制村的村庄布局规划。尽快完成中心城区村庄布局规划,推行村民住宅公寓式建设模式。
二、创新规划管理,进一步提升城乡规划管理水平
6、理顺管理体制。设立北湖、苏仙规划分局,加强市区规划集中统一管理。理顺县级规划管理机构。根据湘府阅〔2009〕79号文件精神,争取所有的建制镇和有条件的乡设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协调不具备条件的乡与国土所合并成立村镇国土规划建设所。
7、完善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一书三证”制度,力求行政审批无差错。对内健全“专家咨询、集体审批、限时办结”的项目审批制度,对上坚持重要项目规委会审查的制度,对外认真落实规划公示制度。出台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村民住宅建设规划管理办法、行政过错问责制度以及其他与规划行政许可相关的各项制度。
8、提高行政效能。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规划审批“绿色通道”制度,主动开展预约服务、跟踪服务、上门服务和现场办理,促进项目建设。要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强化窗口的统筹协调职能,确保审批承诺时限。要加快全市规划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增强规划编制、审批、监督的公开透明度和民主参与度,深入推进“阳光规划”。
三、强化规划监察,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的权威性
9、试行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聘任城乡规划督察员,对各县(市)规划工作定期进行督察,制定相关的工作检查和纠错、处分办法,按督察结果分别给予通报、黄牌警示、红牌警示等。
10、深入开展城乡规划监察。会同监察机关对城乡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监察,依法查处不按法定程序擅自变更调整规划和利用职权违规审批行为。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要求,认真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继续做好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11、加大规划行政执法力度。加强《湖南省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提高广大市民的规划法制意识。加大巡查力度,完善发现机制,整合执法力量,强化各方责任,做到违规项目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拆除一批典型违法建筑,遏制违法建设蔓延势头。
四、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城乡规划队伍素质
12、抓好党建和反腐倡廉工作。加强党建工作,强化党的领导,提高全市规划系统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使其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结合城乡规划工作实际,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注重从源头抓起,加强廉政制度建设,积极开展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廉洁从政教育,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减少人为干扰,杜绝违法乱纪现象。
13、持续推进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根据省市要求,积极开展“破解难题促转变,服务民生促和谐”作风建设主题活动,针对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在思想观念、服务意识、办事效率、运行机制以及监督力度等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群众对规划工作的满意度。今年,市局机关要开展“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等创建活动。
14、培养造就高素质规划队伍。一是引进一批专业技能强、业务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改善队伍的知识结构,增强生机与活力。二是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交流、考察、培训、咨询等活动,活跃学术气氛,研究行业发展问题,推进行业健康发展。三是推行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提升在岗干部职工的业务和管理水平,使他们从观念上提高创新能力,从政策上提高理解能力,从落实上提高执行能力,从化解矛盾上提高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