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类追求完美、提高的本能。学习不仅是各项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种硬指标,本质上讲更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项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功。如何做好这项基本功,我看关键是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个人本职工作岗位实际,在学习上努力做到“六个力求、六个力戒”。
领导干部
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存在“假学”现象。比如,有的同志即使被安排到上级开办的培训班研讨班学习,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热衷于跑关系、建“网络”,未将心思放在学习上;有的同志虽然进入各种班深造,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在乎拿文凭,没有进行认真学习;有的同志学习走形式、摆样子,笔记要人代抄,心得要人代写,学而不思,只是给别人做了一个在学习的假象。这样的学习,是学不到真知灼见的。这样的学习,与其说他们是在学习,不如说他们是在作“学习秀”,是我们坚决反对的。2.力求实,力戒虚。实学,就是学习要扎实,要有针对性,不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一知半解,也不是所学非所用。读书学习要克服心浮气躁,心浮气躁历来是学习的大敌。心不在焉,浅尝辄止,“猢狲屁股坐不住”,不可能学深学透。所以,党员干部读书学习要排除干扰,静下心来,精读细研重要的理论著作和文件,努力掌握精神实质,提高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起点。读书学习要克服虚荣心理,不把学习当门面。那种把学习当作装点门面而不是用来推动工作的现象,都是十分错误的,也都是十分有害的,最后必然会患上“营养不良”症,就会“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成为干巴巴的“空心笋”。读书学习要讲克服随性所至,应追求“功利”。读书学习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性质,“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新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领导水平。因此,应注意选择那些能够激活感性、启发知性、锤炼理性的书籍来读,以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励志、学以修身、学以促廉。
4.力求勤、力戒惰。勤学就是常学、终身学习,不忽冷忽热、一曝十寒。比如,为便于社会各界加深对统计工作和经济社会主要指标的理解和认识,近日,郴州市统计局特在郴州日报开辟“统计知识宣传窗”专栏,并于 5月19日 在郴州日报举办本次“统计知识解读”有奖读报竞赛活动,设组织、优秀奖项若干;比如,桂东县举办“学习的力量”征文竞赛活动,这些都是勤学的举措。学习贵在坚持,难在坚持。古人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学习有个规律,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学,常学常新,永无止境。已知的内涵越多未知的外延就越大。学习要善于挤时间,少应酬。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别就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可以培养出科学家、政治家,也可以培养出懒汉、酒鬼和赌徒。有人曾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你今年20岁,到60岁退休,40年中如果每天晚上腾出2个小时用于学习和研究,你就抓住了整整10年的时间。倘若如古人所说,挤出“夜半”的光阴,那可就抓住了20年的时间。我们应该利用好业余时间,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
公平,个性问题讲宽容。四是联系思想实际,就是要敢于、善于改造自己,用科学理论和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学无止境,最根本的是思想上的改造无止境。自己学习的东西首先要自己相信,首先把自己武装起来,然后才能去指导工作,去影响他人。
胡锦涛同志讲,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学用脱节很严重,不会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真正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本领、谋划发展的工作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发展的良好作风,才能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到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上。当前,作为党员干部队伍中的一员,应重点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研究解决影响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为实现和谐社会宏伟目标提供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