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根据《2015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政府工作报告110项主要任务责任分工意见》(郴办发〔2015〕1号)责任分工,我局为主要责任单位的任务共有5项,任务序号分别为6、9、62、63、69。对此,我局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细化任务,狠抓落实,各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任务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大点第6项推进城市大提质:严格落实《关于启动新一轮“城市大提质”工作的通知》(郴办字〔2015〕26号)要求,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结合部门职责,真抓实干,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围绕基础设施提质下功夫。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引领。加快推进2009版郴州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并已通过省住建厅审查。目前,城市总体规划修规方案正在编制中,预计7月份提交部分方案。加快推进控规编制,东河组团南片区控规获批实施,长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完成成果审查。着力抓好专项规划编制,其中排水防涝规划已完成编制并已经通过省住建厅评审;燃气专项规划方面,4月份我局向组织编制主体市燃气办下达了督办函,要求加快编制进度,并尽快提交方案,目前,市燃气办委托设计单位正在加紧修改完善。市政府明确强电、弱电专项规划由市经信委组织编制,近期,市政府领导将召开专题会议对两专项规划进行调度。3月份完成郴州大道绿化提质建设工程(市城区段)设计方案评审工作,郴州大道两厢用地布局规划已完成规划方案审查,即将进行成果审查。二是围绕旧城改造提质下功夫。注重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卫生管理。严格审批把关,要求旧城改造项目严格按照相关规划及技术管理规定,配备公厕、垃圾站等公用设施,否则审批不合格并不予验收通过。积极配合市住建局工作,加强建筑工地管理工作,做好建筑工地卫生提质工作。大力推进查违工作。截至6月,市城区立案查处违建行为7起,拆除违法建设670余处,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着力抓好铁路沿线市容提质。切实加强规划服务和指导,推进中心城区铁路沿线景观提质规划编制进度。注重夜景亮化管理。加大督办力度,对市城区未实施亮化的30个高层建筑业主下达了尽快实施亮化工程的督办函;完成了北湖区街景改造建筑亮化设计方案技术审查;呈报郴江河(王仙湖至王仙四桥段)风光带夜景照明设计至市政府并获批;严格按照《郴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要求新建项目的亮化必须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验收。三是围绕市政公用提质下功夫。注重小区管理提质。严格审批把关,要求所有项目规划必须实行“雨污分流”,完善各类配套设施。注重市容管理提质。严格按照获批实施的《郴州市城区市场布局专项规划(2010-2030)》要求,对机械、汽车、钢材、农产品、再生资源等专业市场建设选址严格把关。注重地下管网及空中管线提质。完成了郴电国际同心110kv变电站至美美世界35kv及10kv电力管线走径方案等电力线路方案的审查,及国网郴州公司秧溪110kv变电站选址论证工作;严格按照市政管线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要求所有新建和新改造城市道路的电力、有线、燃气、供水等管线工程必须与项目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注重公益设施提质。完成了第二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干管(高壁片区)工程规划审批工作,完成了第二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干管(武广、万华岩、骆仙铺片区)设计方案的评审工作;在新建及改扩建道路审批中,均要求实行雨污分流及管网同步建设;对劳动路燃气管道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核查并出具规划意见;完成了华润郴州城区管道燃气工程气站搬迁项目修规审批工作。注重供水提质。完成了东江饮水输水管道工程规划方案评审工作,并对郴电国际郴州自来水公司下达督办函,要求尽快提交修改方案。注重“体育之城”创建提质。完成了郴州市足球主题公园修规概念性方案,报市规委主任会议审议通过;在新建公园、游园、广场、小区等项目审查过程中,均严格要求设置体育设施。注重文化遗产保护提质。完成了裕后街、刘家、首家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初步技术审查,积极配合市住建局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协助住建部门完成了《郴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改工作。注重停车场管理提质。组织编制中心城区立体停车库(楼)近期建设规划,在城区交通问题突出区域拟新增停车位近4000个,同时严格项目审批把关,对新开发项目必须按照《郴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配足配够停车位配建。主动配合市公安局,加强规划服务和指导,推进“智能天网”建设。
第一大点第9项落实“五精”要求: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领导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在市政府四届四次全会上的讲话,以及市政府工作报告,并印发相关材料,要求在集中学习后认真抓好自学自研,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要切实树立精益求精的意识,切实将“五精”要求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在行动上。同时,紧紧围绕规划职责,做好“五精”要求与规划具体工作的结合文章,提炼出了规划工作“精”字要诀,即领会和落实上级政策力求精准;组织规划设计力推精品;指导小区建设力呈精致;审查建筑方案力显精美;实施规划监管力求精细;行政审批上减负增效力求精简。
第六大点第62、63项加强规划引领:进一步优化两区与中心城区规划管理体制,初步拟定了新的“三定”方案,进一步明晰了我局与北湖、苏仙两分局的权责边界;积极开展“三规融合”研究,强化总规、土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各类规划的衔接,目前已将郴州市“三规合一”专题研究纳入2015年专项规划编制计划,并向财政申请安排资金。进一步健全空间规划体系,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即将完成初步方案;排水防涝综合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正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将下湄桥西片区控规(修改)、城市住房建设规划纳入今年规划编制计划,积极向财政申请安排资金,相关编制工作正按进度推进;加强沟通衔接,加快推进了“空港新城”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委专家技术审查,正进一步优化方案。积极开展县域和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了资兴、嘉禾、桂阳、桂东、宜章等县城总规修改工作,其中资兴市总规(修改)方案已上报省政府待批,汝城县城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通过政府审查并同意其按要求修改总体规划,完成了宜章县城总体规划成果审查,桂东县总体规划已上报市政府待批;北湖区陂副村、村头村,临武县上乔村等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于今年1月份通过省住建厅审查,苏仙区坳上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即将上报省住建厅审查;完成了全市约90%的镇(乡)域村镇布局规划;除近年来县市区部分乡镇由于行政区划调整需重新编制或修改规划外,全市其余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以建制村为单元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正有序推进。
第六大点第69项彰显城镇特色:摒弃“摊大饼”的发展方式,坚持城镇群理念和组团式发展,不断完善郴州大十字城镇群体系规划,尤其是加快“大十字”城镇群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及报批进度。目前,大十字城镇群规划已通过省厅审查,正按审查意见对之进行修改完善。坚持生态理念,强化城市生态廊道控制与绿道建设。发挥水优势,做活水文章,以山水旅游资源为依托,走旅游特色城镇化之路。突出文脉传承,加快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进度。严格生态农庄布局规划实施,认真把关郴州大道、郴永大道、107国道绕城线、槐万路沿线生态农庄项目审批。着力推进规范村民建房工作,2015年以来,要求相关领导带队分成三个小组赴各县市就城镇建设,尤其是规范村民建房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村民建房规划审批权力下放至乡镇、相关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进行了摸底。
郴州市规划局
2015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