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2011年,郴州市纪委交办市发改委反腐倡廉建设重点专项工作任务为:1、充分发挥综合评标专家库作用,制定相应的专家和专家管理制度。2、统一招投标合同管理,制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代理合同示范文本,全面推行招投标合同文本标准化、规范化。3、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库制度,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制度。4、依法依规向社会公示建设项目信息,建立投资信息发布制度的情况。
我们在接受交办任务书后,经委务会研究同意,印发《郴州市发改委2011年反腐倡廉建设重点专项工作任务实施方案》,明确了分管领导,落实了经办科室,提出了具体要求。现将我们落实反腐倡廉建设重点专项工作任务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充分发挥综合评标专家库作用,制定相应的专家和专家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综合评标专家库作用,制定相应的专家和专家管理制度。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纪检组长李大年负责,稽察办、审批科等具体经办。
总体要求:凡是国家和省重大建设项目,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国家融资的项目,实行项目法人招标以及实行项目代建单位招标的建设项目,均应按照《湖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和评标专家管理办法》的规定,从省综合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
实施情况:湖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郴州市终端自2010年4月28日开通了联网试运行。目前,运行状况良好,已有综合评标专家1175名。为了充分发挥综合评标专家库作用,加强专家库和专家的管理,我们分别向财政、建设、交通、国土、水利、文化、卫生、医药等具有招标投标业务的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相关招标代理机构征求意见,并参照《湖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和评标专家管理办法》、《湖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网络抽取终端专家抽取管理试运行办法》,起草了《郴州市综合评标专家库和评标专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综合评标专家的专业资格、职业道德、评标纪律和处罚办法等,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二、统一招标投标合同管理。制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代理合同示范文本,全面推行招标投标合同标准化、规范化。
统一招投标合同管理,制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代理合同示范文本,全面推行招投标合同文本标准化、规范化。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纪检组长李大年负责,稽察办具体经办。
总体要求:在今年年底,全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代理都形成统一的规范性文本,并全部使用规范性文本签订合同。
实施情况:市招标办、稽察办要到市住建局、水利局、交通局、卫生局等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调研,到外地进行考察学习,拟定规范性文本的初稿,报委务会审议通过,此项工作力争在8月份前完成。规范性文本委务会通过后,拟请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牵头,召开相关部门会议讨论通过,并以市政府办的名义下发档,在12月份前完成的下发,并按规定,使用新的合同文本。
三、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库制度,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制度
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库制度,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制度,
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副主任郭炜东负责,投资科具体经办。
总体要求:根据省里的有关档精神,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制度。
实施情况:2011年5月9日,根据《政府投资条例(征求意见稿)》、《湖南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代拟稿)》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委草拟了《郴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从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和计划、审批、建设管理、资金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但因国家和省里都未正式颁发施行,故该暂行办法也未发布实施。
四、依法依规向社会公示建设项目信息,建立投资信息发布制度的情况。
依法依规向社会公示建设项目信息,建立投资信息发布制度的情况。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副主任郭炜东负责,投资科具体经办。
总体要求:凡属重大项目和上级要求公示的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经分管领导审核同意,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提高项目建设的透明度。
实施情况:今年,我们在郴州市发改委门户网站发布项目建设信息200余条。一是对项目规划进行公示。在郴州市发改委的网站上,发布了《郴州市“十二五”时期投资和项目建设“836”计划》、《郴州市纳入省“三个一”行动计划表》。不但以项目规划的形式对“十二五”时期,我市重大的政府投资项目对社会进行公示,而且将我市列入省“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进行了公示。二是对年度投资计划进行了公示。发布了《郴州市2011年重大建设项目表》和《省“三个一” 行动计划重大项目2011年度督查责任一览表(郴州市)》,将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供水供气、水利建设、节能环保、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政法设施、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主要投资领域的重大项目向全社会公布。三是不定期公示项目审批情况。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之后,我委都将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如坝上路、茶园路北段、海泉路(园泉路郴州大道)、罗家井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期工程、临武县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等项目的审批信息都及时挂在了网上,接受社会查询监督。今年全市重大建设项目765个,涉及基础设施(交通、能源、城乡建设)、基础产业(农业、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社会发展(文化、教育、卫生、广电、体育、安居)及房地产等领域。项目总投资2912亿元,2011年计划投资75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类安排147个项目,总投资106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5亿元;基础产业类项目397个,总投资119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16亿元;节能环保类项目38个,总投资1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亿元;社会发展类项目69个,总投资1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6亿元;房地产类项目114个,总投资33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