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们继续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2017年2月24日视察北京城市建设工作时的讲话精神,“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同时,结合郴州实际,围绕市政府2017年工作报告、四个“四年行动计划”和“三重”工作,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不断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为推动郴州城乡建设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2017年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科学引领,规划编制体系不断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已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正在征集相关单位和市民意见;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编制完成,目前正在报市政府审批; 大十字城镇群体系规划进入省政府批复程序。中心城区立体过街设施规划、郴州空港新城规划获得市政府批复;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市场布局、电力设施、充电桩布点等专项规划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中心城区控制单元、生态廊道、城市风道等研究成果顺利出炉,长冲片区、九子塘片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获批实施,旧城区七个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方案编制。飞天山、许家洞、良田、华塘、鲁塘、保和等周边乡镇规划积极推进。
(二)突出民生,公共政策属性日益增强。一是针对交通拥堵问题,组织编制了中心城区立体人行过街设施、道路交叉口整治、道路微循环等专项规划,深入开展了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综合整治专题研究。积极推进城区路网建设,打通堵点,向市政府提出了郴江路-人民东路立交、龙泉北路、骆仙中路等9条道路规划实施建议,并组织完成了上述9条道路的规划设计方案。二是针对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组织开展了停车难专题研究,启动了中心城区社会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编制。三是推进棚改区改造。组织编制了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城市双修,将棚户区改造与停车场建设、公园绿地建设、周边城市道路交通堵点整治、防洪排涝、公共设施建设、地下管网建设等统筹考虑。进一步规范棚改项目规划报建手续,要求棚改项目申报主体必须是市政府确定的开发平台,房地产企业不得申报,对不符合规划控制要求的,一律不予受理,坚决避免“借棚改搞商业开发”现象。四是推进产业发展。将产业发展、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摆在重要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合理安排产业用地,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完成了综合保税区控制详细规划第三方技术审查。深入华润燃气、铸万有等企业项目现场,及时跟踪服务。
(三)塑造特色,风貌管控力度持续加大。一是组织开展建筑项目“回头看”活动,对已建项目进行评估,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准确把握建筑风貌的能力。按照市政府要求,起草方案谋划开展建筑评选活动,引导提高建筑设计和建设水平。二是组织开展武广高铁片区等重要区域的城市设计、城市山体水系空间景观控制规划和城市色彩专题研究。目前,这些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三是完成了《郴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工作,将城乡规划管理中务实管用的经验固化为制度成果,进一步明确了建筑色彩、建筑景观、历史文化保护、村民建房等管理要求。四是组织制定了建设工程批后跟踪管理工作制度,对放验线、裙房完工、主体工程封顶等重要环节严格把关,实现了由“重审批、轻监管”向“严审批、重监管”转变,确保各项工程严格按照已经批准的规划内容进行建设。五是强化控违拆违。出台规划依法行政与查违控违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市查违办内部运行机制,持续加强违法建设治理工作,今年以来市城区依法拆除违法建设8万平方米。
(四)规范运行,规划管理成效逐步显现。一是创新技术手段。对规划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建立了网上报建系统,实现了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移动办公等功能。在地下管线普查的基础上,开发建设了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二是规范会议决策机制。制定了会议管理制度、规委工作章程,进一步完善了局务会、业务例会、规委会议事决策机制,提高了议事质量和效率。三是提升专家技术审查质量。借助外智外脑,聘请知名专家教授充实了规委专家库。制定了技术评审与论证管理规定,落实评审票决制,进一步规范了专家技术审查。四是进一步理顺规划管理机制。积极推进郴州高新区、经开区规划分局工作迈入正轨。认真落实“放管服”工作,提出了具体工作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分局、科室工作职责,内部运行更加顺畅。
(五)优化服务,推进项目建设更加有力。一是实行容缺受理、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制定了规划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工作方案,认真梳理行政事项和工作流程,制定项目服务手册,全力推进规划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工作。上半年,我局共受理报建项目共323件,共办结319件,均为按时或提前办结,无超时办结现象。二是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从规划布局层面努力协调各方面利益,寻求最大公约数,依法化解建设项目社会矛盾,今年以来认真处理了天域国际、丽景佳苑、林邑星城、万宝国际等历史遗留问题项目,妥善解决了锦绣东城、福城花园、云鼎天阙、祥云国际等投诉上访问题,维护了市民合法权益。三是深入现场,主动服务,加快规划手续办理。在项目选址、规划许可、批后监管等环节,一律要求进行现场踏勘。积极开展上门服务活动,主动对接业主进行技术指导。2017年以来,有力推进了东江引水工程、桂阳-北湖-资兴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市公共卫生中心、郴州长卷、北湖机场、南方石墨、惠尔物流、明大碳素、金旺铋业深加工基地、郴雅学校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
二、2017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着力提高规划水平。创新技术手段,开发建设三维辅助决策系统、规划管理和执法系统,提高规划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制定规划技术评审与论证实施细则,邀请知名专家现场审查,落实专家评审票决制,提高专家评审质量。进一步开放规划设计市场,招标引进国际一流的设计团队,探索引进第三方审查机构。谋划推进“多规合一”成果编制与管理实施,着重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加强队伍建设,尽快建立中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地。
(二)持续完善规划体系。推进大十字城镇群体系规划、城市总规修改尽快通过审批。要加快完成海绵城市建设、市城区道路交叉口整治、交通微循环、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加气站布局、充电桩、电力、通信等系列专项规划。全面推进中心城区棚改地块、空港新城等控制详细规划编制。争取完成区划调整后的飞天山、许家洞、鲁塘、保和等城区周边乡镇规划。统筹考虑,积极推进高椅岭、莽山等相关旅游规划。
(三)加大规划管控力度。要牢固落实绿色规划理念,保护山水自然格局,科学划定“三区四线”,将河湖水系、山体公园、历史街区周边和主要城市干道两侧列入景观风貌控制范围,禁止破坏性开发建设活动。通过学习住建部公布的《城市设计管理办法》,加强研究,积极开展武广高铁片区等重要区域城市设计,同时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形成有效的城市设计成果运用和管理机制。结合棚户区改造,组织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大力推进违建整治工作,继续确保实现“零增量”目标和持续消减“存量”。
(四)理顺规划运行机制。结合规划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专项活动,进一步优化规划管理行政许可流程,制定规划条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要件清单和工作流程图,把较高的规划建设标准具体化、条文化、表格化,形成统一明确、规范细致的“管理通则”。尽快出台城乡规划技术规范、相关法律法规汇编。制定建设项目规划核实工作制度,修订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制订完善行政处罚案件标准化法律文书和法律程序。
(五)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要继续强化考核考勤,加大明察暗访工作力度,对市里交办的工作任务及时部署、及时督查。二是结合立规矩讲规矩 守规矩专项活动,进一步强化规矩纪律意识,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三是强化现场调研、现场服务,主动对接项目业主,突出问题导向,从规划服务上精准施策,积极推进学校、道路、管线、工业、房地产等各类项目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