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郴州市水利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水利工作思路,牢牢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郴州市河长制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在2019年水利部组织的河长制工作总结评估中受到充分肯定,河道保洁“七大机制”相继通过人民网、红网向全国、全省宣传推广,郴州市河长办获评为2019年度全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单位,受市政府表扬通报。郴州市宜章县黄岑水库管理所所长彭斌荣获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河湖卫士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郴州市河湖卫士“保护母亲河(湖)水生态”志愿服务项目荣获湖南省2019年“雷锋家乡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嘉禾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四同三化三办法”在全省乃至全国成为一张代表郴州的“靓丽名片”,嘉禾县自来水公司被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县镇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县镇供排水企业创新发展”称号。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成效斐然,居全省前列,苏仙区成为全省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一批省级节水载体,郴州技师学院成为全省第一个实施合同节水管理的高校。全国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莽山水库下闸蓄水发电,桃源水库、江源水库竣工验收,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郴州市水利局先后获评为全省水利建设工作市州考核优秀单位、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市派“十佳责任单位”、全市行政执法案卷优秀单位、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重点民生实事工作优秀市直单位、污染防治攻坚战先进单位、信访工作责任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等,成功创建市级文明标兵单位、市级平安单位,局党组被评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先进集体。
一是抓实防汛抗旱和安全生产。在防汛抗旱机构职能调整划转期,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履职尽责,做到了责任不推、秩序不乱、标准不降,既防范了15轮较强降雨和“白鹿”强台风过程,又保障了旱季农业生产和群众用水,取得了“不溃一库一坝、不发生群死群伤,最大程度减轻洪涝灾害”和不发生大的旱情的可喜成绩,夺取了2019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突出位置,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执法检查、制度建设。着力强化安全监督备案工作,实现了重点水利项目全覆盖。全年制定了9个安全生产检查方案,累计派出了30个暗访组对全市水利工程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检查,共暗访涉水生产经营单位800余家,发布了12期安全生产情况通报,整改安全隐患191处,实现了水利建设全年安全无事故。
二是全面推行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要求,集中解决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域岸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初步实现了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的工作目标。市第一总河长、市总河长亲自安排部署河长制全年工作,并带头巡河履职,督促落实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先后签发总河长督办单14份。市县乡村四级全年共计巡河14.3万余次,发现并解决各类大小涉河问题3000余件。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解决了175个“河湖四乱”问题。全力打造174条样板河段,着力实现“一乡一样板”。充分发挥检察院驻河长办检察联络室作用,探索建立检察监督“案件化”办理模式。实行“一河一警长”制度,全市880条河流、河段均设立了河段警长,并明确治安联络员。北湖区选送视频《土坡河的蝶变》在“守护美丽河湖”微视频公益大赛荣获三等奖和网络人气奖,翠江、青山垅水库、永乐江和沤江等4条河流(水库)被评为全省“美丽河湖”,曹显鸿、樊忠进、刘石生等3人被评为全省“最美民间河长”,谭燕香、李育勇、谭文松等3人被评为全省“优秀护河员”。
三是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坚持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开展取水许可、节约用水、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主动协调推进湘江保护、示范区建设。健全完善了24家市管、1232家县管取用水户的档案信息,完成了3013处取水工程(设施)的补录更正和千吨万人以上54处、千吨万人以下53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取水许可清理规范工作,居全省前列。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争取资金共1000万元用于湘江流域10座省级重点重要饮用水源地的安全保障达标建设。争取到宜章黄岑水库、临武长河水库水源地达标建设各80万元奖补专项经费。积极参与创新示范区建设,促成市政府与中国水科院签订了技术合作框架协议。组织编制《郴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纲要》、《郴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水利)实施方案》。
四是补齐水利工程建设短板。针对水利短板和薄弱环节积极谋划,积极争取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莽山水库供水工程和东江管网延伸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项目。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前期工作,先后上报了《郴州市水利基础设施“补短板”重大项目》《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水利重点项目》等,组织编制了《 郴州市“盘活灌区水土资源,助推耕地占补平衡”四年行动方案》。全年共争取到位中、省资金6.19亿元,同比增加11.93%。127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部完工,受益农村人口11.4万人,完成率101%。加强农村饮水水质监管,新增安装消毒、净化工艺设备共680台套,建成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10处。莽山水库正式下闸蓄水、并网发电,完成投资15.12亿元。实施19处中小河流、四水治理项目,有力推进陶家河治理工程,陶家河水质明显改善。有序推进安仁县、宜章县共计25.42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治理。开展全市小水电清理整改,编制完成1243座水电站“一站一策”方案。永兴二级电站、苏仙翠江电站、资兴程江口电站成功创建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
五是强化水利行业监管。充分发挥“智慧水利”平台功能,不断强化监管责任,明确监管内容,抓实水政执法,重点加强对江河湖泊、水利工程、水利建设市场主体等方面的监管。对市级6条河流中心城区段实现实时视频监控,通过监控发现并交办排污、保洁、“四乱”等问题近300个。小型水库管护员系统、“手机视频动态考勤系统”正式启用,累计下发8期视频考勤通报,对水利工程和市场主体的监管效率明显提升。加强项目质量检查,共下达7份质量监督计划,发现问题120多个,下达22份现场检查整改意见表。认真组织开展非法采砂、河道“清四乱”等专项整治行动,交办涉河涉水违法案件线索12件,立案查处水事违法案件27件。北湖区、桂东县、嘉禾县被省水利厅评为水行政执法责任制标准化建设单位。
六是全力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坚持行业扶贫、扶贫督导、驻点帮扶共同发力,做实做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督促整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60个,整改率100%,脱贫攻坚省级现场考核饮水安全方面零问题。认真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回头看”工作,全市118631户37857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通过接山泉水、打井、人力取水、集中供水工程等方式全部得到了解决。牵头组织市直单位开展了4次精准扶贫督导考核,发现交办各类问题100件。6次组织局机关共180余人次赴宜章县晓夏街村和石头寨村开展扶贫集体走访活动,先后投入各类资金1000多万元,联系帮扶的宜章县晓夏街村、石头寨村按期实现整体脱贫。
七是政务服务和创建工作成效显著。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方式,增加“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审批”事项。全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及时更新39项依申请类事项清单,做到“应上尽上”“四级四同”。全年窗口共受理、办结审批事项44个,征收水土保持费104万元;承办人大代表建议21件、政协提案6件,均按时完成答复,实现了答复率、面商率、满意率三个100%。将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工会活动、党员活动等融合开展,坚持以荣誉和典型激励人,坚持举办“一月一讲坛”活动,开展“最美民间河长”“优秀护河员”“郴州好人·最美水利人”“平安家庭”“平安文明科室”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
八是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党。郴州市水利局党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抓实党风廉政及作风建设,从严管党治党得到落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力开展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8个专项整治,以“一月一讲坛”为主阵地,以“四个通报”为抓手,结合党组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网络学习,先后开展廉政、作风等方面的教育15次,局党组成员上党课30次,重新修订了《党组工作制度》等11项涉及集体决策、专项资金管理、单位管理、招投标管理机制方面的制度规定,干部职工法纪制度观念不断加强,作风纪律得到持续改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更加完善。一年来,郴州市水利局没有人因在岗位上违规违纪违法而受到党纪政纪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