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水利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认真落实省、市党委、政府和上级水利部门的决策部署,着力抓好防汛抗旱、全面推行河长制、水利项目建设、争资立项和水资源管理等各项工作,全市水利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 第一季度工作进展情况
(一)防汛备汛扎实有序。按照“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要求,早研究、早部署、早宣传、早落实,切实加强工程备汛、责任落实、预案修订、队伍建设、物资经费、应急保障等方面工作,确保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万无一失。一是切实加强工程备汛。加强涉水工程特别是水毁工程修复、水库除险加固、堤防工程建设等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现场调度,确保汛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安全度汛。二是全面开展备汛检查。先后下发《郴州市2018年备汛安全检查方案》和《关于开展备汛和水利安全生产综合检查工作的通知》,组建8个督查组开展备汛安全检查,利用“湘汛通”全面详细记录检查点信息,逐一登记检查发现的问题和工程隐患,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时进行整改。截至目前,共排查出可能影响安全度汛的险工隐患190处,下发通报4期,并限期整改。其中已整改到位172处,一时难以到位的已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安全度汛。三是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责任追究制,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市、县、乡、村四级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完善分级、分部门和技术岗位负责制在内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明确每座(处)水库(水闸)、水电站、尾矿库、地质灾害隐患点、矿山等的政府行政责任人、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人和工程管理单位责任人,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四是修订落实防御预案。进一步修订完善和细化“防、抢、撤”预案,全面梳理各类方案、预案的启动指标和响应行动指标。建立山洪灾害风险预警发布机制,出台《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撤离。五是加强宣传培训演练。建立健全防汛抗旱新闻发布制度,出台《郴州市防汛抗旱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办法》。不断加大防汛抗旱业务培训力度,累计举办防汛抗旱指挥决策、防汛抢险知识、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应用、水库动态管理系统应用、防汛预案编制等各类培训班35期次。开展了防汛抗旱“云平台”和“湘汛通”应用操作培训,实现防汛抗旱信息采集和管理的动态化和信息化。六是强化应急保障措施。健全市、县、乡、村四级防汛抗旱组织管理机构,优化工作人员配备,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汛期值班值守等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建设完善水库视频监测设施,确保市调大型水库、重点中型水库视频监测全覆盖。全市12个山洪灾害预警平台测试完好率为100%。
(二)全面推行河长制积极有效。今年以来,按照“月盘点、季分析、半年点评、全年总结”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积极有效。一是明确目标任务。组织召开了2018年市河长办主任第一次会议和市河长制工作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会商会,进一步明确2018年全市河长制湖长制重点工作任务,形成2018年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任务责任分解表初稿。二是积极开展巡河。按照湖南省第1号河长令,推进巡河常态化。目前,市县两级河长累计开展巡河402次,并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交办,确保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3月3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总河长刘志仁对苏仙区大浪江(东河)、秧溪河等河流开展巡河,并对巡河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交办。民间河长巡河行动持续开展,“郴州河湖卫士”对郴江河、燕泉河等市级河流累计开展了5次巡河行动。三是严格督查整改。派出6个督查组对11个县市区80个乡镇、660个行政村(分别占全市乡镇总数的50.6%和全市行政村总数的29.5%)开展乡村河长制工作大督查,重点督查乡村两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建立、河长巡河履职、河道保洁、河湖水域岸线保护、水环境水生态保护、河长制宣传发动等六大方面工作情况,并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调度会上,对各县市区河长办主任下达了大督查问题清单交办函。组织开展“僵尸船”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全市共清查出各类型“僵尸船”158艘,并已按照拆解、安全停泊、上岸等分类处置的办法全面处置到位。四是打造特色亮点。加快推进各地“一河一策”编制工作,目前,全市工作完成进度70%,属工作进展较快市州。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对各市级河长河流定期实施无人机航拍、沿河摄像。搭建市级河湖管护信息平台,对市城区主要河流实行全天候视频监控,发现河湖水质问题及时交办处理,以信息化促进水利高效管理。启动郴州市“河长杯”摄影(微视频)大赛,展现郴州河湖管护成效。
(三)水利项目建设推进有力。截至3月底,全市完成总投资1.06亿元,占计划的9.4%。一是重点水利工程全面加速。目前,桃源水库已正式下闸蓄水并发挥工程效益,莽山水库累计完成投资14.1亿元,占总计划的74.4%,其中2018年完成投资0.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7.2%。茶安、黄口堰、三百磴、溪头、来洋洞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已完成投资1952万元。中小河流治理完成投资902万元,其中桂阳县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投资830万元,其中桂东县已完成除险加固任务。二是农田水利设施短板逐步补齐。2018年5个中央财政农田水利项目县的实施方案已经完成审批,预计6月上旬可开工建设。汝城县龙虎洞、安仁县永乐中型灌区改造进展顺利,宜章县黄沙溪、永兴县黄口堰灌区节水改造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预计5月下旬可开工建设。2018年高效节水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三是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稳步推进。稳步推进重点民生实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明确了10.64万人目标任务,目前已完成投资120万元,占总计划的2.54%。开展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摸底调查,并建立台账,目前北湖、永兴、汝城、桂东、安仁、宜章县已完成。
(四)争资立项主动有为。截至3月底,全市已争取中央下达我市水利建设项目9大类10小类63处,总投资6.59亿元,其中中省投资5.37亿元。一批水源工程、水系连通、城市防洪、河道治理、小农水重点县、农村小水电、农村安全饮水、灌区续建配套、防汛抗旱、水土保持项目已经或有望今年落地实施。西河治理工程、全市高山禾花鱼基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和沟渠畅通及河塘整治工程建设规划正在做设计招标准备工作。编制了桂阳、宜章、苏仙、嘉禾、北湖等5县2018年财政农田水利项目年度实施方案,2018年度省政府高效节水奖补项目实施方案(2万亩),宜章县2018年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实施方案。宜章县黄沙溪水库、永兴县黄口堰水库等2个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省级奖补项目初步设计正在编制。完成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退出饮水达标普查工作和市级河长河流“一河一策”第二轮评审及全市采砂规划报告评审工作。
(五)水资源进一步严格。一是积极开展考核评估工作。加强2017年省政府对市政府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资料和现场抽查准备工作,完成“三条红线五项指标”测算,起草上报《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郴州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自查报告》和佐证材料。启动市政府对县市区政府2017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二是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工作。核定下达2018年度市管取水单位用水计划,完成万年桥和宝沙电站2家市管取水户的取水许可延续。针对759家取水户不同程度地存在档案信息不全、取水许可逾期等问题,启动了取水许可集中清理整顿工作,截至3月底,全市已完成清理整顿181家。三是切实加强水功能区监管。加强全市93个市级水功能区、6个省市界面的水质监测。编制发布《郴州市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状况简报》《郴州市水资源质量状况简报》和《郴州市重点入河排污口监督性监测情况通报》。据监测,一季度除耒水资兴市源头水保护区3月份1次不达标外,其余水功能区和省市界面水质均达到或超过目标要求。四是抓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强22个饮用水源区监测,督促各县市区分期分批组织实施12个省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任务。组织资兴市东江水库、苏仙区山河水库、临武县长河水库3个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管理责任单位,配合珠江水利委员会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开展评估整改。组织开展县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源地摸底排查。五是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入河排污口核查登记,建立完善91个重点入河排污口的基础数据库,对30个重点入河排污口开展监督性监测。不断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减轻水体纳污压力。六是努力推进湘江保护工作。据监测,一季度全市省级水功能区水质监测1次未达标,较去年同期3次未达标大幅下降,省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全部达标,市州交界断面最小控制流量得到了保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防汛备汛仍存在薄弱环节。根据省气象、水文部门预测,我市汛期总降水量预计较常年略偏多。而全市仍存在防汛安全隐患,江源水库库区山体漏水隐患尚未处置到位,桃源水库没有进行竣工验收,盘江水库尚未开展蓄水阶段验收等,不同程度地存在坝体渗漏、启闭设施老化、坝周山体滑坡隐患等问题,加上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不强,全市防汛备汛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
(二)部分项目进度偏慢。部分地方财政评审和招投标时间长,个别地方配套资金不足、资金拨付滞后,致使部分项目建设进度偏慢,如北湖区、汝城县、安仁县2018年度水利项目尚未开工。
(三)水利服务机构能力仍然较低。近年来,全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整体服务能力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水利工作需要。特别是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要求高,全市普遍存在队伍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人才引进渠道不畅、职工教育培训跟不上等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全力抓好防汛抗旱和安全生产工作。深入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汛指导思想,持续推行痕迹工作法,全力抓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和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市委市政府防汛抗旱“五个确保”的工作目标,最大程度减轻洪涝干旱台风灾害损失。近期主要是抓好山洪灾害防御演练、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排查整改、值班值守等工作,关注天气变化,防范强降雨。
(二)强力抓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总揽,强力抓好防洪排涝、水源工程、农田水利项目、农村安全饮水、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河道采砂等各项工作。近期着重推进河湖管护信息平台试运行,组织召开项目建设与管理专题会议,推进全市水利建设全面加速和水利管理全面提质。
(三)努力抓好水利队伍建设。以文明单位创建为契机,不断加强水利队伍建设,树立水利系统忠诚奉献、务实高效、健康向上的良好形象。近期主要是做好人事招聘和河长制工作培训,以进一步夯实水利队伍力量,提高水利队伍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