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治水方针,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总引领,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总抓手,夯实农村水利、加强城市水利、注重生态水利、探索经营水利,进一步加压鼓劲,强化责任担当,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一季度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稳步推进。全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暨水利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局积极主动作为,举全局之力把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及时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先后召开了局务会、局党组会专题研究部署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制定了具体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将会议精神及贯彻落实的意见分别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作了汇报。3月20日,市政府常务会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市委书记易鹏飞就贯彻落实河长制提出了具体要求。二是完善河长制制度机制。根据市政府常务会的要求,我局拟写了《郴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意见》,成立了市河长制工作委员会,收录了全市的河湖名录,明确了市级河长并上报省水利厅,制定了河长制的相关制度(各项文件制度已进入发文程序)。三是启动“推行河长制、建设美丽乡村”水生态修复项目。为确保实施河长制取得实效,将中心城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亮点,由市水投公司牵头,在争取中、省水利资金的基础上,采取PPP、PSL等政策筹集资金,启动了郴江上下游治理、同心河流域治理及提质、东波水库、西河综合治理(水利一期)及耒水翠江段流域治理等中心城区重点流域水生态修复治理五个项目。
(二)防汛抗旱和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有效。牢固树立隐患排查不到位是失职,隐患整改不到位是渎职的安全工作理念,围绕郴州“不溃一库一坝、不发生群死群伤,最大程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防汛抗旱工作总目标,确保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万无一失,水利安全无事故。一是全面排查隐患。2月14日,市防指下发《关于开展备汛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对各级各部门工程备汛情况、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情况、各类预案修订及落实情况、防汛抢险队伍组建落实情况、防汛抗旱物资经费落实情况和防汛抗旱基础保障情况等六个方面进行重点检查。据统计,市县两级先后共派出督查组79个,检查工程2302处,排查出可能影响安全度汛的涉水险工隐患239处,中心城区度汛安全隐患16处,地质灾害防汛安全隐患14559处,煤矿隐患17处、尾矿库隐患64处。3月15日,市防指下达《关于全市备汛检查情况的通报》,提出整改意见。各级各部门对于排查出来的险工隐患,逐一建立隐患排查档案,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类别“对症下药”,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限期整改到位。二是全面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积极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市、县、乡、村四级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完善分级、分部门和技术岗位负责制在内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责任追究制。逐一核查落实每座(处)水库(水闸)、水电站、尾矿库、地质灾害隐患点、矿山等的政府行政责任人、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人和工程管理单位责任人,出台《关于市级领导联系县市区防汛抗旱工作安排意见》和《全市大中型水库防汛抗旱责任人安排意见》,并通过《郴州日报》、郴州水利网等主流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三是强化保障措施。全市已组织修订防汛抗旱预案2600多个。为加强防汛抗灾队伍能力建设,市县两级防办制订培训计划27个班次,预计培训人数4039人次,目前已完成9个班次、培训人数990人,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防汛抗旱指挥决策、防汛抢险知识、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应用、水库动态管理系统应用、防汛预案编制等。气象、水文、广电(文广新)等部门单位加强了雨水情监测设施、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和指挥系统的检查维护,安排技术人员对所有预警监测系统站点和预警广播站点检查维修,确保预警监测系统正常运行。
(三)水利项目建设进展有序。围绕补齐我市水利建设短板,以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全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一是资金落实到位。截至4月14日,全市已下达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3批共15421万元。其中中小河流治理项目15处8791万元;农田水利建设项目6个县6630万元。莽山水库下达投资计划5700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7000万元,地方配套40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0万元。二是项目前期工作扎实。对省里明确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9.12万人和市里明确的解决供水人口30万人任务分解到11个县市区,各县市区已将任务明确到具体项目。对62条中小河流治理、四水治理、河道采砂保洁工作治理情况进行梳理,确定43座大中型水库综合治理名单。完成了2016—2019年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补报,上报了我市2017年拟实施农村水电扶贫工程项目。做好了县市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前期工作,现场勘探了西河治理项目。做好了同心河治理、骆仙湖、东坡水库项目货款前期工作,做好了新出现的12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三是在建项目按计划推进。截至目前,莽山水库累计完成投资7.8亿元,2017年计划完成投资5.7亿元,截至一季度完成投资2122万元,占2017年计划的3.7%。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安仁县渡口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4800万元,占计划投资98%。对盘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目前主坝坝体、坝基防渗已完成,主坝上游坝坡整治完成80%,下游坝坡整治完成90%,累计完成投资3860万元,完成率99%。抗旱应急水源(小型水库)工程溪头水库至目前到位资金4011万元,均为中央资金,现已拨付工程款1534.5万元,完成总投资3200万元,完成率60%,中央投资完成2700万元,完成率72%,地方配套完成600万元,完成率18%。来阳洞水库。来洋洞水库工程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完成总投资4600万元,完成率70%,中央投资完成2800万元,完成率66%,地方配套完成1800万元,完成率68%。烟草援建水源工程江源水库枢纽续建工程已完工,江源四清联合灌区至目前形象进度90%。桂阳县桃源水库枢纽大坝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灌区进度97%;安仁县茶安水库扩容工程形象进度70%;永兴县黄口堰水库扩容工程形象进度42%;嘉禾县三百磴水库工程形象进度28%。四水治理项目桂阳县舂陵水治理工程(上汾渡保护圈)完成投资605万元,占计划任务72%,苏仙区飞天新城段河段治理工程(飞天新城右岸保护圈) 完成投资550万元,占计划任务31%;桂东县河段治理工程(沙田右岸岸坡整治段)完成投资620万元,占计划任务55%。四是严把工程质量关。对茶安水库、来洋洞水库、引郴入燕工程、青山垅龙潭水库等在建工程进行了现场检查,陪同省水利厅对莽山水库现场检查莽山水库工程质量,对江源水库部分项目进行了验收。开展了青山垅、黄沙坪、金江三级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工作,完成了桂东平江里电站、汝城山店江电站、嘉禾泮头水库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评级评审,永兴一级电站,桂阳芙蓉二、四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评级评审工作。
(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基本完成。2013年7月,我市获水利部批准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三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山水福城?美丽郴州”总体目标,牢牢抓住“民生、生态、转型”三个根本,因地制宜做好水文章,致力探索南方山丘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之路,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水利部将对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进行验收。根据实施方案,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任务是围绕构建“六大体系”(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整治与保护、水景观和水文化体系),实施94个项目,概算总投资275亿元,2016年以前计划完成50个试点项目(包括10个示范项目),完成投资183.4亿元,实现25项试点指标,创新建设体制机制。目前,94个项目全面推进,据初步统计,50个试点项目除部分项目因设计变更等原因暂未完成外,其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已基本完成,完成率约95%;25项试点指标已基本实现。
(五)水资源管理保护不断加强。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制度为切入点,狠抓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工作落实。一是强化水资源管理。印发了《2016年度郴州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方案》、《关于核查整改省级重点入河排污口主要污染物浓度不达标情况的函》,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扎实做好了水资源公报、水功能区监测、入河排污口监测等工作。核定印发了市管取水单位用水计划,完成了东江湖流域生态资产、水环境承载力评估、生态红线划定、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基础信息收集整理上报,加强了与市环境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等单位的沟通协调,二是加强了河道采砂及河道水库保洁工作。取得完成了郴州机场水保方案的批复,对安仁县、桂阳、临武等县2015年水土保持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对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临武县2017年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审查,陪同省厅对坡耕地专项县宜章的项目区选址进行了现场核。拟定并落实郴州市四清径流观测场运行管理方案,开展了“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三是严格水行政审批。完成了金源棕榈住宅小区建设项目、湖南湘工焊材建设项目、增湖村曾家溪丹华路段排洪渠初步设计、永兴银都水厂改扩建供水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查工作。完成了郴州市卜里坪加油站、郴州市苏仙区白露塘供销社东城加油站、有色新田岭钨业有限公司高位水池、郴州市顺昌汽车修理厂综合楼建设水土保持方案表审批。对永兴工业园柏安干渠改造工程、江源四清联合灌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踏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道方案主审查意见。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工作任务重。对照25项指标要求,我市郴州中心城区部分河段防洪标准未达到50-100年一遇,排涝标准未达到10年一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目前未达到85%,文化园馆建成个数没达到2个等指标仍未达标。根据郴水发[2016]73号文件(见附件4)的安排,四清湖水生态文化园等32个水生态文明示范点项目建设滞后。二是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仍然薄弱。多数城镇防洪圈尚未完全形成,中小河流和山洪沟治理进度缓慢,城镇和农村低洼区排涝能力严重不足,病险水库水闸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及时根除,防洪排涝标准较低。三是农村水利建设力度不大。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仍然乏力。历史欠帐太多,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不高。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落后。四是河湖健康体系仍然脆弱。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还不到位,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尚未完善,水污染防治难。五是水利发展体制机制亟待理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经费投入不足、人才队伍不齐;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五个郴州”建设,进一步强化责,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一是狠抓河长制在全市的全面推行。拟定于4月召开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暨水利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求,确保按照省里要求如期在市、县、乡如期推行河长制。二是始终注重抓好防汛抗旱和安全生产。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防汛抗旱工作年度目标任务,为郴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三是全力以赴做好水生态文明城建设试点验收工作。进一步查漏补缺,动员各方力量,确保验收通过。四是以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稳步推进水利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