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段全市水利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水利系统紧紧围绕“五个郴州”总目标,统筹推进农村、城市、生态“三大水利”,充分发挥水利建设补短板、强基础、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的支撑保障作用,全市水利工作总体上呈现稳中向好、安全高效的良好态势。
(一)防汛备汛有序有力。继去冬发生有气象记载以来最大一次“冬汛”后,今春,我市又出现历史罕见的“桃花汛”。 截至目前,全市直接经济损失1.54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2424.2万元。面对防汛抗灾严峻形势,全市上下众志成城、积极应对,最大程度减少了灾害损失。一是动员部署到位。2月26日、3月2日、4月8日和4月11日,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全市水利工作会议、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就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并首次在市中心城区举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演练,会议频次、规格、规模和重视程度为历年罕见。二是备汛检查扎实。各级水利部门排查出可能影响安全度汛涉水工程52处、险工隐患100处。国土资源、安监、城管等部门先后排查出地质灾害防汛安全隐患1300处、矿山防汛安全隐患37处、尾矿库防汛安全隐患65处、城区防汛安全隐患点5处。对于排查出来的险工隐患,逐一建立档案,落实整改措施。三是工作责任落实。各级各部门积极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市、县、乡、村四级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完善分级、分部门和技术岗位负责制在内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强化责任机制的执行。四是防御预案完善。全市水利及防汛部门共组织修订防汛抗旱预案2472个,其中市级预案3个、县级预案33个、乡级预案187个、水库预案1087个、水电站预案1162个。市防指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别修编了气象、地质灾害防御、矿山防洪、城市排涝等行业防汛预案。在建涉水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积极组织力量,编制完善了应急度汛预案(方案)。五是队伍建设加强。组建了612支1.89万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其中市县两级拥有12支371人的专业防汛机动抢险队、1支12人的专业潜水救捞大队和1个96人的民兵舟桥连。拥有县级抗旱服务队11支346人、乡镇村级抗旱服务队伍723支。加强了乡镇、村组灾情信息员、水库管护员、山洪灾害预警员等基层队伍建设。六是保障措施有力。建立健全了防指成员单位汛期会商机制、数据合作共享机制、联合会商和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加强了雨水情监测设施、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和指挥系统的检查维护。加强了防汛抗旱信息报送系统、计算机网络设施、视频会商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运行检查和指挥系统平台基础数据录入更新工作。落实了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全面开展了中小型水库雨水情报汛工作。
(二)项目建设管理有效推进。到3月底(下同),已完成各类水利投资15.62亿元,占年计划的31%。全面超额完成省里下达2015-2016年度冬春水利基本建设目标任务。一是重点水利工程全面提速。被评为中国2015年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水利工程和十大水利新闻之一、荣获“全国PPP模式探索范本”之称的宜章莽山水库工程,到目前为止,累计完成投资5.3亿元。桂阳桃源水库建设进展顺利,已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占总投资的84%。嘉禾三百磴水库、安仁茶安水库和永兴黄口堰水库扩建工程先后开工。西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新建绿道106.2公里,新扩改旅游公路102公里,新建公园9个、驿站8处,完成投资约20亿元,二期工程目前进入实施阶段。东江引水二期工程加快推进,与一期工程同步施工,目前正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行政审批手续和输水管道沿途的临时用地租用及青苗补偿、工程招标等工作。二是防洪抗旱薄弱环节得到加强。318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先后扫尾,完成中央投资1.86亿元。盘江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已完成工程投资1478万元,占总投资4819万元的31%。全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桂东桥头水、北湖区土坡河等山洪沟治理项目和汝城溪头、苏仙来洋洞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大力推进。资兴东江河道治理工程整合中央水利资金1050万元,累计带动投资1.1亿元。汝城、桂阳、桂东和苏仙等四水治理项目加快推进,累计完成总投资3500万元。三是农田水利设施短板逐步补齐。北湖等7个小农水重点县2015年度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已全线完工。青山垅、杨洞和泮头等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如期推进。全市11个县市区78个行政村“五小”水利建设完成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奖补资金1023万元,并通过验收。四是饮水安全普查工作全面开展。按照市人大常委会下发的《关于开展“饮水安全三年行”活动的计划要点》,拟定《全市饮用水普查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和《农村饮水安全普查大纲和普查表(征求意见稿)》。2月25日,组织召开全市水利(务)局分管局长和工管站长座谈会,对饮用水安全普查工作进行部署,启动全市饮用水安全普查工作。积极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调查摸底工作,谋划好储备项目,通过“以大带小、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的方式,扩大集中供水工程管网覆盖范围,加强农村自来水建设,争取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76%。
(三)水利争资立项力度加大。已争取中、省下达投资计划1.68亿元,占年计划任务的21%。一批水源工程、水系连通、城市防洪、河道治理、小农水重点县、农村小水电、农村安全饮水、灌区续建配套、防汛抗旱、水土保持项目已经或有望今年落地实施。安仁永乐河坝灌区、汝城龙虎洞灌区和苏仙区高峰水库灌区跻身国家重点中型灌区农业开发节水改造项目2015-2017年项目库。城市水利规划省里试点,积极做好项目规划储备工作。上报《郴州市中心城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7个县市区《县级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及2016年实施计划;督促指导苏仙区、资兴市、临武县、永兴县和汝城县编制全省2016年度中央财政农田水利项目县参选文本,确保更多小农水项目落地;完善全市十三五水利工作规划,开展饮用水安全保障专题调研,推进《县级重要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和《郴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开展河流生态改造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为进一步争取中省资金打下坚实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防汛抗灾形势复杂严峻。目前,全市仍有防汛重点安全隐患1422处。近年建设的一批水利工程没有经过大汛的考验。一些较早实施的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特别是318座一般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因投入不足隐患处理难以到位。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极端性气象风险增大,今年较常年提前进入汛期,各类蓄水工程高水位运行,再加上机构改革、换届、人事变动等原因,防汛责任人变化大,新接手防汛工作的领导较多,防、抗灾经验不足,对防汛情况不很了解,全市防汛抗灾形势不容乐观。
(二)水利投入保障困难。今年,中央投资结构发生变化,投资重点向重大水利项目倾斜,面上水利投资规模比去年将减少近16%,而我市重大水利项目只有在建的莽山水库,在全国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属投资偏小项目。“十二五”投资较大的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水电增效扩容等项目中、省投资将大幅减少,而市、县用以配套的水利建设基金、从土地出让收入中计提的水利建设资金等收入也有减少的趋势。政府财政资金对水利投入的不足将增加保持全市较大水利投资规模的难度。
(三)水利队伍服务发展的能力仍然较弱。近年来,全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整体服务能力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水利工作需要,普遍存在领导班子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机构职能弱化、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工作运行经费紧缺、人才引进渠道不畅、职工教育培训跟不上等问题。
三、下阶段主要工作安排
(一)抓实防汛抗旱。围绕“不溃一库一坝、不发生群死群伤,最大程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防汛抗旱工作总要求和“五个确保”总目标,着力“三个强化”:一是强化防御重点。突出抓好四个防御重点: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病险水库防汛保安、城镇防洪排涝和交通干线、重要企业聚集地、人口密集地等重点区域防洪保安。全面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加快基础设施完善,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强化工作措施。大力加强四项措施:强化预报预警,密切监测雨水工情,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加强对水库、堤防、骨干山塘、地质灾害隐患点、尾矿库、在建工程、景区、城市易涝区等重点部位和重点领域的巡查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好人员疏散转移准备,抓好各类应急抢险、避灾预案的宣传和落实;严格水库调度纪律,严格执行经批准的水库汛期运用方案,严禁擅自超汛限水位蓄水。三是强化工作责任。按照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的要求,组织开展一次前期防汛备汛工作“回头看”,查漏补缺,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和细节,不遗漏任何一个死角和盲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和专项督查,对重点地区、重点岗位进行抽查、督查,通过追责问责,倒逼防汛抗旱责任人履职尽责,进一步强化防汛责任制的落实。
(二)抓实争资融资。一是积极争资立项。面对中央投资结构变化新形势,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加强与上级水利部门汇报衔接,全力争取更多项目资金进入郴州。同时,加大中央、省、市支持水利政策落实的工作力度。二是积极推动水利融资。准确研判国家2015年来出台的多项金融支持水利政策,充分利用国家过桥贷款、专项债券、抵押贷款等水利金融政策,积极发挥市、县水利投融资平台作用,弥补资金不足。三是积极推动社会资本参加水利建设。创新思维,引导调动市场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着力做好项目包装,推广莽山水库和汝城水务等投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拓宽水利建设资金渠道。
(三)抓实水利规划。一是抓紧完成“十三五”规划编制。抓紧修改完善市、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力争6月底印发实施。加快编制《郴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江河湖库水系连通综合整治规划》、水利扶贫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专项规划,完善“十三五”规划体系。二是抓好城市水利规划试点。以全省开展城市水利规划试点为契机,将城市水利规划纳入“多规合一”体系,进一步理清城市水利治理思路,争取6月底前编制完成《郴州市城市水利规划》,为全省城市水利规划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三是抓实规划项目前期工作。全力推进东坡、观山洞、雷溪、桐柏山水库及骆仙湖、西湖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力争规划项目早落地。
(四)抓实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和“纠四风、治陋习”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开展“悦读、网见、调研、联帮、创星、践诺、增彩、阳光、洁水”等九大行动。加强突出问题整改,加强长效常态化管理,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防“四风”反弹,不断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确保工程、质量、资金、干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