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概况
(一)郴州市水利局是郴州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机构代码证:00652660-1;机构类型:机关法人(行政机构);地址:湖南省郴州市五岭大道75号;主要职能:统一管理全市水资源、河道、水库,主管防汛抗旱和水土保持工作,负责全市水利、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及水利水电行业管理,行使水政执法职能;局机关设9个职能科室,下辖7个直属二级事业单位,管理3个事业单位;截止于2016年12月31日,编制人数72人,实有在职在编人员67人,离退休人员67人;执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
(二)2016年我局市本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为2933.19万元,本年支出合计为2349.7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77.54万元,项目支出1072.23万元。
本年我市项目工作重点在于:1、推进我市重点水利项目建设;2、加强我市防洪抗旱薄弱环节;3、改善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4、稳步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5、大力发展农村水电项目。
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一)基本支出
2016年基本支出共计为1277.54万元,其中:
①工资福利支出727.97万元,包括用于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社保缴费等。
②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410.46万元,包括离退休费、住房公积金等。
③商品和服务支出139.11万元,包括办公费、交通费、会议费、印刷费、水电费、物业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2016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108.95万元,支出决算为57.50万元,完成预算的52.78%,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40.22万元,完成预算的68.22%;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17.28万元,完成预算的38.41%。
2016 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一是因公出国经费预算,最后没有实施;二是公务接待优化接待标准,减少不必要的公务接待;三是车辆加强管理,运行经费略有下降。
2016 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比2015年减少23.56万元,同比下降了29.0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0万元,增长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9.60万元,同比减少了19.27%;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13.96万元,降低44.68%。2016 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2015年决算数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务接待优化接待标准,减少不必要的公务接待;二是车辆加强管理,运行经费略有下降。
(二)项目支出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2016年年初预算数为855.54万元均已到位,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支出,且所有项目都按要求实施完成。其中:
(1)(灌溉水系数测算)支出10万元.主要用于水灌溉水系数测算编制费。
(2)(搬迁补助)支出30万元.主要用于原局机关搬迁费用弥补。
(3)(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农村安全饮水配套、河道水面保洁等工作经费)支出65万元.主要用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农村安全饮水配套、河道水面保洁的基本工作经费。
(4)(郴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支出100万元。主要用于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编制费用。
(5)(防汛抗旱)支出100万元。主要用于防汛抗旱的相关工作支出
(6)(防汛物资储备)支出50万元。主要用于防汛抗旱物资的采购和设备维修养护。
(7)(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奖励)支出30万元,主要用于奖励先进单位和个人。
(8)(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支出100万元,主要用于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费用。
(9)(其他水利事业)支出60万元,主要用于其他水利事业支出。
(10)(非税收入项目支出)支出310.54万元,主要用于水资源、水保相关项目。
2、项目实际使用情况。
(1)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经费项目。以打造“福地水城?秀美郴州”为目标,构建“青山为屏、河湖为脉、山环水绕、水景相融、城水相依、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城市,通过“移城就水”、“引水入城”、“依水造景”,重点在市中心城区构建“五河、十湖、十库”水生态景观系统,在全市形成“十城百景”水生态景观;推动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完成了相关年度建设任务及各项协调、督导工作。
(2)防汛抗旱项目。立足常规防汛与抢大险、抗大旱的相结合,切实解决防汛抗旱工作的需要,积极防御强降雨可能造成的灾害,组织了多次集中汛前、汛期督查及暗访工作,组织了多批次的各类业务骨干培训,开展多批次各类防汛抗旱宣传活动,实现“不溃一库一坝,不发生群死群伤”的防汛抗旱总目标。
(3)防汛物资储备项目。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的要求,最大限度满足防汛抗旱的需要,减少洪旱灾害损失;采购必要的各类防汛抗旱物资,并认真进行核对和调用,较好地完成了防汛物资的保障工作。
(4)搬迁补助项目。我局服从市政府的相关决定和要求,机关办公大楼从国庆南路搬迁到现五岭大道75号,当时财政没有补助建设经费,而是以每年补助30万元的形式进行弥补,正是这笔项目资金,较好地弥补搬迁造成的资金缺口,确保局机关正常运行。
(5)江河规划项目。完成了江河规划相关编制工作文本,附合部、省水利部门要求及现实工作需要,完成年度全市主要江河流域规划工作的需要。
(6)水生态方案编制项目。编制完善《湖南省郴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并获得国家级审批。
(7)其他水利事业费项目。开展水利建设三年行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所需工作经费以及争资立项经费等,争取向上级财政争取6亿元以上的水利建设资金。
(8)灌溉水系数测算项目。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和规范,圆满完成水系数测算编制,掌握了全市水系数基本情况,为小农水项目实施提供了坚强有力技术支撑。
(9)郴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认真制定全市水资源保护规划,为全市的水资源管理提供有力依据和保障。
三、资产管理情况
(一)截止于2016年12月31日我局共有固定资产6,642,040.00元,其中:房屋及构筑物为387,127.00元,通用设备为4,362,421.00元(其中交通运输工具为1,667,705.00元),专用设备为1,631,558.00元,家具用具为260,934.00元。相比去年7,568,970.00元减少了926,930.00元,其中:2016年新增固定资产200,643.00元,根据新规定上缴核销固定资产1,127,573.00元。
(二)本单位主要固定资产为电脑和车辆,电脑由办公室根据各科室人员实际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车辆由局车库根据实际出差情况进行统一安排使用。根据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报废以后由办公室统一归纳于七楼储物室,然后报于计财科进行固定资产报废核销流程。
(三)通过2016年固定资产清查,我局摸清家底,对本局资产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查,理顺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建立健全了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依托于固定资产动态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固定资产的实时管理,不仅仅明确了资产分类,还很直观的体现了资产的分布、构成和变动。
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2016年,全市水利系统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五个郴州”总部署,以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为总抓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统筹农村、城市、生态水利发展,着力推进“五水同兴”,努力构建“水系连通、水道畅通、量质同升、安全高效”的郴州现代水网,取得了较好成效。
1、推进我市重点水利项目。被评为中国2015年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水利工程和十大水利新闻之一、荣获“全国PPP模式探索范本”之称的莽山水库工程,完成投资3.43亿元,占计划任务80%。烟草水源项目桃源水库枢纽及灌区建设完成投资1.9亿元,形象进度98%。黄口堰水库续建工程、茶安水库扩建工程、三百磴水库相继开工建设。
2、加强我市防洪抗旱薄弱环节。318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工,完成中央投资1.86亿元。盘江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3160万元,占计划任务99%。渡口大型病险水闸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完成投资4100万元,占计划任务92%。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项目建设和桂东桥头水、北湖区土坡河等山洪沟治理项目全面完成。溪头、来洋洞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桂阳舂陵水治理、桂沙田右岸整治和苏仙飞天新城右岸治理等3个四水治理项目先后开工。中心城区和县级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持续推进。灾后水毁工程得到及时修复,完成投资7000余万元。
3、改善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实施北湖等6个小农水重点县2016年度项目,完成总投资9860万元,集中连片解决14个乡镇92个行政村农田灌溉难问题。统筹省市五小水利财政奖补资金2280万元实施178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村建设,帮助每个村解决1-2个急需解决的农村水利难题;市县财政投入2950万元采用“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重点奖励了一批群众积极性高、实施效果好的五小水利建设项目。青山垅、杨洞、泮头、永乐等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节水改造顺利推进。
4、稳步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市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加强全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决定》,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饮用水安全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全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市县两级财政落实854万元开了城乡饮用水安全普查;投入各类资金19715万元,完成204处供水工程,新增农村自来水入户人口14.89万人,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75.86%,超出年初目标任务(75.69%)0.17个百分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大力大发展农村水电项目。启动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38个,河流生态修复项目29个,完成投资5887万元,占计划任务115.25%。圆满完成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绩效评价,抽查的2个电站获专家组高度评价,将作为全省乃至全国模范标杆电站予以推广。成功创建黄岑三级电站等22个安全生产标准化电站,超额完成水利部和水利厅分配的目标任务。全市投产的农村水电站1166处,总装机容量达110.5万千瓦,年发电量37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26.15%,农村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均创历史新高。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绩效评价法制建设不完善。 虽然我国财政法制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 但迄今还没有出台全国性的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
2、指标和标准设计不规范、评价方法单一。 地方财政部门在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采用的评价指标,一部分来源于中央、 省财政部门制定的绩效评价办法,另一方面是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书籍中研究制定的,各单位和系统完成的工作和任务不一致,指标不能统一要求。
六、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1、要适当调整公务支出的年初预算比例,特别是基本支出的比例严重偏低,不能在物价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下还一直坚持多年的开支经费比例,做到预算与实际相结合。
2、经费拨付的时间要及时、并统筹调度好,避免项目实施与资金到位时间脱节,一方面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另一方面造成账面上存量资金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