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我参加了资兴市局组织的统计业务知识讲座,并有幸聆听了郴州市统计局工交科科长李巨辉的授课。尽管培训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了下午整整一天,但自己一直被李科长的讲课所吸引,只感觉时间过得太快、讲座时间太短,也着实被李科长的精深的业务水平和广博的知识面所折服。结合李科长的讲课和自身从事的专业,我深感自身业务水平还远远不够,还有待今后进一步学透、学精、学广。
记得第一次独立完成能源报表的时候,因为业务不熟,不仅害得我的师傅金显光队长连续几个晚上陪着我做报表没休息好,自己也花了个通宵才勉强完成任务,想想真是不堪回首,如果自己能在做报表前,能对报表指标做到弄懂、弄通,能对报表流程做到了然于心,又何必花那么多工夫在这些相对简易的过程中呢。
经过了第一年的摸索与实践,自己好歹算是熟练掌握了报表整个上报流程,我沾沾自喜的认为,凭借着报表的低差错率和指标值的高排位,专业排名不是第一也是第二吧。但最终的结果令我大失所望,我只排在了所有县市区的中游位置。面对这个结果,我不仅感到不可理解,甚至对市局对口专业科室闹起了情绪。得知这个情况后,李巨辉科长亲自找了我,他没有批评我闹情绪,而是认真给我解释评比的方法,他指出了我尽管在信息报送方面有一定数量,但专业分析是严重短腿,比我前位的县市却是齐头并进,所以自然排在了别人的后头。李科长的话再明白不过,报表做得再好,不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没有体现统计服务的职能,并不算做好专业统计。
在接下来的第二年,我暗下了一把劲,刻意加大了统计分析的写作力度,差不多做到了每个月一篇进度分析,果然,年终的专业排名终于如愿以偿,我拿到了专业的第一名。但李科长还是找了我,这次他却略带责备的告诉我,进步的确有,但我大部分分析的质量让人不敢恭维,不能为了上数量而忽视质量,他告诉我,统计分析是统计部门的拳头产品、统计人的价值所在,质量低下的统计分析只会让统计的形象大打折扣,毫无益处。这时候我才真正明白,身为一个统计人,如果纯粹只是追求专业排名,而不把握统计工作的实质与内涵所在,那即使是挂着专业的第一名,却也只能是统计的“门外汉”。这就是李科长教我的“学透”,只有透过统计数据,真正掌握了统计的实质,才算真正上路了。
而“学精”的重要性也在我平时从事专业统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真正的钻研进去了,熟练掌握的业务知识,才能真正成为独当一面的专业人员。如我从事的电子站专业,在为其他专业人员提供程序服务时,我深感专业知识的贫乏,因为不是科班出生,别人问的问题我经常是一知半解,自己尴尬不说,也不能为专业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又如我刚接手城乡划分专业时,刚从省局领到任务回来,领导要求我马上培训到乡镇,自己还没毕业呢,就要当老师了,叫苦不迭的苦补业务知识,培训效果可想而知,最终也是大费周折才勉强完成任务,还因为质量不高整天提心吊胆。因此我很佩服李科长在工业领域的专业水准和不二权威,他可以为领导提供精准的数据,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被采纳,而我却还需要为水平不够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业务知识实在有待“学精”。
李科长在此次讲座中并非只讲了工业统计知识,他还谈到了包括能源统计、名录库维护和其他专业统计知识,也对一些社会热点指标如GDP、CPI、PPI等娓娓道来。正如他所说,身为一个统计人,应该具备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这样不仅是开展专业统计的需要,也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他还指出,在“学广”的同时,也要注意“广而有度”,以免分散自身专业的精力。“学广”,同时“广而有度”,这就是我从李科长讲座学到的第三个要素,相信如果能接近他那样对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信手拧来的水平,自己专业水平肯定能更上一个台阶,自身素质也能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