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市统计局联合发布2015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实现了新常态下经济的新发展。初步测算,一季度,全市完成GDP38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6%,增幅比全国、全省分别高1.6和0.2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3.4亿元、198.6亿元和14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8.7%和9.5%。
产业发展总体平稳。农业稳中向好。农业春耕备耕来势较好,农资储备量足价降,农户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一季度,全市粮食、油菜播种面积分别为13.2 千公顷和61.7千公顷,同比分别增长1.8%和2.8%。工业平稳运行。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幅比全国、全省分别高2.6和1个百分点。服务业稳定发展。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跃居三次产业首位,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43.9%,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需求动力仍然较强。项目投资建设力度加大。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91.4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比全国、全省分别高和11.7个和6.9个百分点。消费市场繁荣稳定。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1亿元,同比增长12.1%,增幅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外向型经济来势较好。一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5.4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出口总额3亿美元,增长23%;新批准外资项目8个,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增长51%,增幅比全国、全省分别高40.4和43.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新批内资项目448个,实际到位内资106.5亿元,增长13.1%。发展质量总体较好。一季度,全市全部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45.3%,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9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近三分之一。全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81元,同比增长10.4%,增幅比全国、全省分别高0.5个和0.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9%,控制在年初目标以内。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1%。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9.1:52.5:38.4调整为8.8:52.1:39.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4.4%,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乡村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30.3%,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新生动力加快孕育。主要体现在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能源等“五新”方面。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643户,注册资本金77.5亿元,其中新办理登记“三证合一”企业470家;规模以上工业中高加工度和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6%和25.9%;全市限上商贸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2%,为电商直接服务的快递业增幅达34.3%;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21.6%;全市新能源实现发电上网电量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5%。
目前,全市经济已进入爬坡上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咬定目标、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严格落实“谋求新发展、寻求新突破、力求新实效”的总体要求,集中精力抓项目扩投资、抓产业稳增长、抓转型提品质,确保全市经济朝着有效益、有市场、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新闻发布稿下载:2015年一季度郴州经济形势新闻发布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