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郴州市统计局举办了全市系统信息写作培训班,邀请了省统计局和市委办资深写作的两位领导现场讲授信息写作要领。统计信息写作粗看不难,但每每提笔却发现无从下手。通过此次学习信息写作,我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体会。
——要眼观六路,博采众长。一是要眼观六路,多观时事热点,了解发展新方向,了解政府新动态。2015年“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科技热词充斥各新闻媒体、网络空间,数据将会改变世界,越来越多的行业在不断地跟上时代步伐,确保不被淘汰落后。同样,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信息知识更迭迅速,如果不时常关注时政新闻,就可能渐渐与时代脱轨,那么可想写出来的信息也是与时下脱节的,没有可取价值。统计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领导参考决策服务,就要求紧贴领导关注的热难点的政策性反馈。省统计局办公室副主任殷智敏在讲授经济信息写作要求时总结为六个字:直、简、追、实、准、快,“直”即语言要直白、“简”即全文要简练、“实”即事例名称要实、“准”即数据要精准、“快”即要注重实效,而“追”就是要追市级、省级、国家的政策。二要博采众长,多学习借鉴他人优秀的文章。省统计局殷主任强调的“六字”写作要求与市统计局工业科朱科在省网统计心得发表的《撰写统计政务信息要注重练好“八字”》一文中的“八字”要诀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可见“学习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长期的写作探索才有相似的经验总结。学习他人的文章,第一,学习文章的结构。文章的谋篇布局很重要,明朗清晰的结构能让他人在最短的时间摸清文章的脉络,找到关键点。大多数的文章采用三段式,谷局在《浅谈如何撰写统计调研文章》 中提出,“文章的正文结构根据论述的需要进行布局”。在阅读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文章时,也可以仔细观察他人如何结构。第二,学习文章的切入点。有时写出来的信息总是局限于几个相同的方面,找不到新的切入点。通过搜索其他市州相关专业人员的文章,学习不同文章的切入点,参照其切入点反思是否可以借鉴,拓宽文章思路。第三,学习文章的遣词用句。统计信息用语要求严谨准确,但并不表示统计信息就是僵硬枯燥,好的统计信息能迅速吸引读者眼球。阅读他人统计信息时还可以积累一些好的词句,自己写作时才能灵活运用。
——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统计对发布的每一个数据都要负责,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尤为重要。市委办信息科科长吕福祥讲授到选题要吃透“两头”选题的关键,即上了解政策,下熟悉情况。熟悉情况,一要注重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人之所以能写出采用率高的文章,也是在脚踏实地的调查基础之上,在了解具体的情况过程中才能发现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二要注重提炼数据。统计部门手中有大量的数据,善于利用手中的资源要从这些数据中总结经济发展态势、看出发展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数据提炼的敏感性也不是朝夕而成,不仅需要经验的积累还需要专业技能的提升,这都是我需要不断加强的。三要注重收集资料。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身边总有一个用来装随时搜集资料的小布袋,才能出口成章落笔成诗。资料收集越翔实,看到的界面就越广。
——要拳不离手,触类旁通。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把别人的化为自己的就必须“拳不离手”动手写作。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哪些方面需要不断改进和加强,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实际的提升,也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才能促进知识的消化吸收。只有达到量的积累才能促成质的飞跃,达到触类旁通的地步。
——要独具匠心,专精覃思。学而不化,非学也。如果只是反复地简单叠加和模仿,永远也是1的N次方,止步不前。学习还要善于总结,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力的提高,很多时候都不是从他人成功经验中学来,而是从自己的实践总结中获得。自己的文章听听别人的建议,精心钻研修改后有哪些变化,深入思考改变之后为什么会更好,善于归纳每一次的所得所失。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做后用心总结也能起到勤以补拙的效果。
生有涯而知无涯,学习是无止境的,在工作中博观、精研、 多练、勤思,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用学相长,自然能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