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海泛舟,我是一位具有30年统计工龄的统计人。发自内心的感叹,岁月沧桑,伴你一路走过30个春秋,任履负重,历经无数次风雨洗礼,盼来今天,一种风雨过后见彩虹的自豪与富足,作为始终坚守的统计人,多年的压抑与期盼,劳作与汗水,而今都化作对统计事业的豪迈情感。
回首昨天,1980年我跨入统计的大门,开始默默无闻地为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怀有一腔浓厚执著的职业热情,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始终如一履行着计划统计职责,坚守于统计岗位。即使经济改革中遇到迷茫与无奈,也以无私宽广的胸襟和坚韧的毅力,就像“绿叶对根的情义”一样维护着统计的尊严,甘守寂寞与清贫,守望着统计。正是统计人对职业的责任和敬业进取的精神,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本质功能,虽然地位受抑但职业的操守信念未变,始终期待着统计的改进奋起。
把握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的各个行业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生着改变,统计业务随经济社会需求而不断加强,由单纯的国民经济计划统计延伸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统计领域逐步拓宽,统计领域已向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向发展,统计手段现代化、统计信息网络化、统计服务精品化,成为统计人不断追求的目标。在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复杂,统计对象多元化的今天,统计人面对新问题知难而进,敢于正视现实敢于挑战自己,统计方法求新求变,不断改革和完善着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统计指标体系,使统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树立起科学权威,让统计人的视野更宽、创新的意识更强,统计的方法更科学、手段更先进,实现着为政府决策服务为主向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全方位转变,已成为构筑现代社会文明,促进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
统计在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同时,社会的公众形象逐渐树立起来,已成为普通百姓了解国家发展,掌握经济信息的重要渠道,统计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扩大,社会的认知程度提高,公众对GDP的认识从神秘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恩格尔系数的陌生无知到对CPI的理解探究,对房价指数的不闻不问到掌握信息判断房情走势,甚至到分析股市,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等等,对统计信息的关心利用几乎覆盖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连接着对统计的浓浓真情,实现了统计信息服务于百姓的朴实理念,让统计走向靠近百姓生活,这既是统计的魅力所在也是统计发展生命的真谛所系,成为和谐社会弹奏出的绚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