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5月份全市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有序推进,经济运行延续回升态势。
一、工业逐步回升
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按可比价计算),增速比1-4月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比全省高3.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1-5月比全省低2.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比上年同期前进2位。其中,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5%;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下降1.3%;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下降0.1%;全市新产品产值下降0.9%;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3%;但采矿业增加值增长0.9%,有色金属增长8.7%;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10.0%;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医药增加值增长34.5%。在主要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下降6.5%;但是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长3.2%、锌金属含量产量增长46.2%、大米产量增长9.6%、精制茶产量增长18.2%、服装产量增长12.0%、自来水生产量增长34.7%。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长1.9%。
二、投资增速转正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增幅比1-4月提高4.4个百分点,但比全省低1.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比1-4月前进2位)。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9.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0.5%;民生工程投资增长7.0%;工业投资增长22.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8%;生态环境投资增长8.0%。但民间投资下降9.2%;工业技改投资下降13.9%。全市5000万以下项目个数下降55.1%,完成投资下降53.3%;5000万以上项目个数下降0.7%,完成投资增长44.9%,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数增长0.7%,完成投资增长46.9%。
三、消费持续回暖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5亿元,同比下降7.1%,比1-4月提高1.4百分点,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分地域看,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各为216.2亿元和88.3亿元,分别下降5.6%和10.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依次为24.4亿元、242.1亿元、4.6亿元和33.5亿元,分别下降14.9%、3.2%、25.1%和14.2%。粮油、食品类和饮料类食品分别增长12.6%和15.1%;烟酒类增长9.3%;金银珠宝类增长2.4%;可穿戴智能设备类增长44.0%;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8.2%;中西药品类增长50.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6.3%;新能源汽车类增长33.7%。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29.9%。房地产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1%,商品房销售额下降4.0%;房屋待售面积下降14.9%。
四、外贸大幅提速
全市进出口总额21.8亿美元,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48.6%,比上年同期提高76.9个百分点,比1-4月提高1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3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比上年同期前进13位。其中,出口17.1亿美元,增长88.5%,居全省第1位。出口主要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58.2%。进口4.6亿美元,下降16.5%,居全省第10位。
五、引资稳定增长
全市新批准外资项目17个,实际利用外资8.1亿美元,居全省第2位,同比增长7.2% ,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4个百分点,比1-4月下降0.6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实施内联引资项目575个,实际到位内资338.2亿元,居全省第2位,增长18.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但比1-4月提高1.4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
六、财政降幅扩大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3亿元,同比下降14.9%,降幅比1-4月扩大4个百分点,比全省大5.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56.3亿元,下降11.5%,降幅比1-4月扩大7.2个百分点,但与全省持平;其中税收收入33.4亿元,下降6.8%。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2.2亿元,下降20.8%,降幅比1-4月扩大1个百分点,比全省大13.9个百分点。
七、金融保持稳健
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60.8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比1-4月提高0.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823.4亿元,增长18.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但比1-4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新增贷款167.5亿元。1-5月全市保费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5.3%,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比1-4月提高3.2个百分点。
八、就业形势稳定
1-5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3397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2.5%。5月末全市登记失业率2.72%,比4月末提高0.32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年度控制线。
九、消费价格回落
5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8%,涨幅比4月下降0.7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8个百分点;1-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4.6%,涨幅比1-4月下降0.4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连续位居全省第1位。主要是畜肉类食品和鲜活食品价格涨幅较高,5月分别同比上涨67.8%和15.1%;1-5月分别累计上涨81.7%和25.7%。5月和1-5月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分别为97.8%和98.6%,同比下降2.2个和1.4个百分点。多种有色金属价格回升,但大多数仍然低于上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