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嘉禾县统计局因人手少,只有5个人,挤在一间18平方米的房子办公,只设立了办公室。由于条件的限制,当时的统计工作主要是靠手工汇总,而我们的运算工具就是算盘,当时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统计工作的面很窄,统计指标也很少,统计业务十分单纯。而从统计局成立一直到上世纪末,统计基层基础薄弱的状况一直没有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县、乡统计机构不健全,特别是乡镇统计机构不健全;企业统计力量不足,基础薄弱;部门统计管理不规范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 后来,随着统计局人员机构的不断壮大,逐渐有了农调队,电子站,普查中心等3个科室,人数也扩展到了现在的19个人。办公条件更得到了明显改观,在八十年代中期,算盘逐渐被计算器代替。到了九十年代初,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逐渐普及,统计运算的主要手段也由传统的计算器向先进的电子计算机转变,统计审核、汇总的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进入新世纪,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更是推动统计工作进入了网络时代,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汇总、审核都在网上进行。目前,省市县建立了统计专用网络信息平台,全局人手一台高配置的联想电脑,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全系统统计业务网络化。 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统计工作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温度计,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统计工作的业务量也成倍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来,统计部门把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作为统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充分利用统计部门占有的资源,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统计服务,服务质量和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就是这平凡统计,见证了时代的巨大变迁。从算盘到电脑,从手工誊写报表和刻印的统计资料到统计信息的网络化,经过近30年的奋斗耕耘,嘉禾县统计从平凡做起,为郴州市统计改革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