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态势。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居全省第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6.1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159.6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815.0亿元,增长12.2%。
一、农业保持稳定
2016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完成216.1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全市牛、羊分别出栏16.5万头和48.7万只,分别增长2.9%和2.1%;生猪出栏572.8万头,下降1.9%;家禽出笼3239.7万羽,增长2.3%;水产品总产量12.0万吨,增长4.8%。
二、工业平稳增长
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7%,居全省并列第6位。其中,采矿业下降0.2%,制造业增长8.1%。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0.8%,比全部规模工业快4.1个百分点。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2%和14.7%。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2%,比全市规模工业增幅快1.5个百分点。
三、投资稳中趋缓
2016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3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居全省第7位。其中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163.9、910.3和1253.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7%、13.4%和15.0%。房地产开发投资212.1亿元,增长9.1%;民生工程投资191.0亿元,增长21.0%;工业技改投资435.7亿元,增长2.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68.0亿元,增长6.5%。全市亿元以上项目672个,完成投资1090.1亿元,增长90.6%。
四、消费繁荣稳定
201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居全省并列第6位。分地域看,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各为633.1亿元和272.0亿元,分别增长11.7%和12.0%;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依次为122.1亿、656.1亿、26.5亿和100.4亿,分别增长11.6%、11.3%、14.1%和14.5%。房地产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33.9%和42.9%。
五、引资形势较好
2016年,全市新批准外资项目41个,实际利用外资1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居全省第7位。其中第一产业0.7亿美元,下降5.2%;第二产业11.1亿美元,增长26.1%;第三产业3.4亿美元,下降15.1%。新批内资项目886个,实际到位内资468.5亿元,增长14.8%。
六、财政小幅增长
2016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5亿元,比上年增长6.9%;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75.1亿元,增长7.7%。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8.1亿元,增长17.9%。
七、金融运行稳健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05.0亿元,同比增长24.0%;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75.7亿元,增长13.7%。其中,新增贷款130.0亿元,下降21.4%。
八、物价涨幅温和
12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1-12月累计上涨1.6%。12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5.1%,1-12月累计下降1.1%,比1-11月收窄0.6个百分点。
九、居民收入增长
2016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56元,比上年增长9.1%,居全省第9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30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56元,增长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