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是客观公正的裁判。计划、目标实现与否,综合实力、竞争能力最终要由统计来说话。统计总是习惯把评判对象放在时空的大背景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纵横观察对比。如判断的某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要与本省、全国范围的平均水平、先进水平比较,有时还需要在全球范围与发达国家比较,只有在更为宏观的区域内分析比较,
定位才会比较准确。
统计是运筹帷幄的武器。统计关系到国计民生,在各个领域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只有借助统计才能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离开及时、准确的统计资料,决策行为犹如盲人摸象。荀子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运用统计工具,对事物进行研究分析,同样使人具有居高临下,高屋建瓴,渐入佳境的感觉。
统计人豁达乐观。统计的真谛是不追求完全精确,而是寻求精确的范围,算大账而忽略小数。有人戏称统计是“差不多先生”,而“差不多”却恰恰反映了“处事大度,不钻牛角尖”的豁达秉性。统计允许有误差,就好像人生允许犯错误,同情挫折,宽容失败一样。没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就容易流于琐屑与平庸,而豁达与宽容,却能让每天的生活充满阳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统计就是这样以宽容大度的形象立足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