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子一挥间,我在统计这块土地里已耕耘了30个年头。回顾30年来的工作,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好统计工作,热爱统计是动力,吃苦耐劳是保证,服务创新是主题。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说“产品是企业的生命”,那么统计的生命则是数字。数字来源于报表,报表来源于基层。统计的尴尬是搜集报表的困难和不被基层理解的苦恼。为了催交一张基层报表,打四五次电话是常有的事。由此,我深深感到统计带给我的烦躁,工作起来总是忙于应付上级报表,忙得晕头转向。于是,我对自己说:“要改变工作现状,要对统计重新认识。”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我虚心向书本请教,认真实践统计工作理论和业务知识,深入实践调查研究,从统计学原理中知道什么是统计,统计已不是简单的数据加减,统计的真知来源于那厚重的原始资料。日积月累,不断充实统计知识,努力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为自己开展工作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我越发觉得统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统计不仅是行政工作的“晴雨表”和“监测表”,还是社会经济的“诊断书”和“化验单”。
吃苦耐劳是最好的保证。统计工作需要我们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因此,要不畏艰难,再加上乡镇统计站人员少、任务重,是典型的“大杂烩”,甚至于各种普查,年报、农村住户调查、畜禽调查、中间消耗调查、贸易调查,粮食产量调查等抽样调查一肩挑,因此,统计办公室是乡镇里公认的最忙的办公室之一。自从来到统计局后,我感觉从没闲过,忙于打电话,催报表,敲键盘,移鼠标,赶报表,写分析。
服务创新是最好的行为。如果说准确及时是统计的生命,那么优质的服务、科学的创新就是统计的主题。我们已跨入信息经济时代,社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在增加,对统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在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增强超前意识,运用现代化调查统计手段来获得和提供信息为经济建设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和社会公众服务。
不知不觉干统计工作已经有30年了,走在生活和事业的道路上,伴着统计人的豁达与执着,以微笑面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