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梅花”的特质一直被文人志士引以为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这首词中,他以孤高寂寞的梅花表现自己的情操和傲骨,歌颂了梅的清雅圣洁的内在美,而被后人广为传颂。
一千多年后,又一位伟大的革命家爱国者兼诗人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甚为感慨,反其意而用之”,颂出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首咏梅词,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的不同的胸襟与气魄,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赞颂了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不畏严寒精神。自有咏梅诗词以来,毛泽东的这首词是前无古人。
我们新时代的统计人,似一头老黄牛勤恳无怨;又似一个莘莘学子,整日孜孜不倦。“嗟尔幼志,有以异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梅花”精神赋予了统计人更深的人格象征和意趣指向。
一、“统计”香从寒苦中来
统计博大精深,可比哲学;严谨缜密,可比数学;浩繁芜杂,可比文学;赏心悦目,可比美学。日本统计学家横山雅男说:“凡宇宙之间,苟得以数量为观察者,举在统计之范围。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也”。统计就象空气,悄无声息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应用它却是一个复杂深奥而又有意义的工作;统计又是智者的工作,其奥妙莫测蕴涵着千变万化的社会规律,唯有奋斗不息的求索者才能真正破解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统计与任何事业一样充满艰辛,学无止境,干无止境,事业无止境。统计工作需要从事它的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假定从事它的人有两次生命,这对统计工作来说也是不够的。
二、统计要耐得了寂寞、守得了清苦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在陆游的眼里梅花是何等的伤感和灰暗。但是严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严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报春的最早使者。“一朵忽先变,百花皆落后”,这昭示着梅花独领风骚的品位, 一代伟人从另一角度对梅花进行了热情礼赞。蜀汉丞相诸葛亮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惟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统计的淡泊宁静赋予了统计人不懈的追求。市场经济下物欲横流的社会,人皆熙攘莫非名利。然而干统计注定着你一辈子默默无闻,浩瀚资料将与你整日相伴,统计数字会与你终身相恋。统计工作不求名和利,只求实事求是,准确可靠。想人民所想,思人民所思,做为人民服务之事,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求而无私奉献。在统计工作中没有舒适的享受,没有耀眼的光环,只有不畏辛苦、不畏寂寞、不畏枯燥、以苦为乐、努力奋斗的人,才能创造出光辉的业绩。
三、统计要甘于奉献、任劳任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陆游的原词中,梅花是遭“群芳妒”的,与众花是对立的,且以“香如故”自命清高,表现了他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的情绪。“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而伟人却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最后,词人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结,将词的境界推向更高一层。春天来临了,人间充满了柔和温暖的气息,悬崖上终于山花烂漫,一片绚丽。梅花以自己的赤诚迎来了灿烂的春天。此时,原来一枝独秀,傲然挺拔的梅花,没有丝毫的妒意,却很欣慰安祥地隐于烂漫的春色之中。梅花这种无私无欲的品性,才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表现了梅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统计人要想在统计工作上取得更大业绩,唯一的法宝就是要全身心地热爱统计,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统计人只有使自己变成了一位数字,只要它是铺在统计事业前进的大道上,让别的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