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我的家乡,位于郴州市西南部。南临粤港,西通永桂,交通发达,信息便捷。全县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公路密度为126.4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之冠。省道1806线横贯东西,1803线纵穿南北,资郴桂高等级公路延伸到嘉禾,通向永州,与永(州)、连(州)高等级公路相接。是京珠高速公路、107、207国道的重要联络线。北上长沙,南下广州均朝发夕至。
嘉禾地形似枫叶,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多丘陵山地,黄牛岭山脉和南岭山、钟水和黄狮江构成县境“两山两水两盆地”的地貌特点。嘉禾资源充足,物产丰富,潜力巨大。境内矿产以煤、铀为主,还有石灰岩、铁、锰、铅、锌、铜、汞、大理石等矿床多达上百处。
嘉禾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旅游景观以泉见长,喀斯特地貌构景的自然景观,有珠泉涌月、仙人摆渡、丙穴仙洞、晋屏晚翠、石燕腾空、舜源浩荫、牛栏溶洞等。保存有灿烂而悠久的珍贵人文景观:桐梁潜渡、普济疏钟、普渡桥、凤宪牌坊、摩岩石雕、鳌峰东塔、黄甲吊桥等;另有融湖光山色、集灌溉、发电、养殖、旅游一体的水体景观:观音山水库、千家洞水库、盘江水库、泮头水库、嘉禾飞来湖等。嘉禾旅游资源前程似锦,大有可为。
近几年来,嘉禾的工业化进程强力推进。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煤炭、铸锻造、五金工具、建材、有色金属、食品加工等六大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科技含量迅速提高。嘉禾县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矿储量尚有1.1亿吨,年产原煤100万吨以上;锻铸造业是我县民营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独特的“魅力”。其中,塘村钢锄已占领全国钢锄市场65%的份额,并批量出口。全县共有锻造企业390多家,产值近5亿元;以坦塘工业园为龙头的工业园区建设正发挥其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等共享优势,正成为民营经济集聚的“洼地”,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建设的“特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乐园”,劳动就业的“大本营”,培育财源的“基地”。丰富的建材石灰石、粘土资源,为我县发展以水泥,精白石灰,红砖为主的建材建筑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嘉禾是著名的“民歌之乡”。这里,群众文化丰富多彩,文学艺术代有人杰,佳作层出不穷,先后孕育了萧克、古华等享誉中外的“茅盾文学奖”得主。反映嘉禾风土人情,社会变迁的电影《芙蓉镇》、电视艺术片《梦牵故乡》、《乡镇锣鼓》让嘉禾传统文化大放异彩。2001年小品《房顶上》参加全国群星比赛获铜奖。电视人口覆盖率98.5%,实现了村村通电视,1997年荣获“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称号。2007年嘉禾局的一曲《钟水情歌》也在全市统计系统文艺演出会上大放光彩,夺得了第一名,让全市的统计同仁们领略了我们嘉禾民歌的丰采。
嘉禾资源充足,物产丰富,潜力巨大。境内矿产以煤、铀为主,还有石灰岩、铁、锰、铅、锌、铜、汞、大理石等矿床多达上百处。主要矿产资源有煤和石灰石,其蕴藏量分别达1.45亿吨、45亿吨。 全县森林覆盖率为 39.94%,木材积蓄量12万立方米。全县有中小型水库66座,星罗棋布的大小塘堰8906口。
还有嘉禾的美食,小吃,稻甘酒,三味食品等等,不胜枚举。
朋友,难道您不想来我可爱的家乡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