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市各级统计部门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投身到创建“两型”社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结合当前统计工作实际,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研究出破除问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深入推进统计改革,促进统计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各级党委政府当好合格参谋,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是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目的。
党的十七大在阐述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时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统计事业的发展,用信息化来改造和提升传统统计工作,拓宽统计信息搜集渠道、提高统计信息处理效率、加快统计信息传播速度,提升统计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统计信息,应当成为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指导统计事业发展的方针。
一、统计信息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的区别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作为生产信息的统计信息化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化,即用计算机这一新的生产力来改造传统计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分析利用及发布的全过程。经济越发展,统计越重要,统计工作的发展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用先进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来实现统计工作全过程的信息化。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全面、准确、快速、有效的统计信息服务。因此实现统计信息化就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统计信息化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统计信息化提供了加快发展的良机。从政府统计系统自身来看,目前我市已实现市、县统计部门人手一机,市、县两级统计部门已实现了统计数据处理和发布的信息化改造,内部网络基本畅通,外部网络逐步完善,乡镇统计站也完成了硬件设备的配备。各级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现部门统计与政府统计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技术条件基本具备。基层调查单位的基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统计信息采集提供了信息化条件。就安仁县来说,通过几年的努力,县统计信息网已完成升级改造,县级统计部门所有人员均具备了实际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计算机进行日常的统计工作,全县21个乡镇均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和传真机,绝大部分统计员具备了实际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目前,全县100%的乡镇已实现了网上直报。
总之,实现统计信息化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只要我们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发展的眼光、用改革的思路去推动统计信息化,科学判断面临的现实,就一定能够加快我市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统计信息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科学发展观时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加快统计工作信息化步伐,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发展的观念来指导统计工作实践,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观的要求,也是实现统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统计信息化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实现统计信息化,向科学技术要生产力,既解决了统计系统人力不足的矛盾,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核心的要求。统计信息化也是统计工作全面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解放统计生产力,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必须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来促进统计信息化的发展。实现统计工作的整体信息化,不仅是作为统计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和发布主体的统计部门单方面的信息化,还需要在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从报表设计等方面实现统计信息从设计、生产、加工、传输和管理的信息化。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决定了基层单位发展的不平衡性,部分基层调查单位跟不上信息化的步伐,无法实现统计信息采集的信息化,这就需要我们要根据工作实际,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统计信息化建设。
总之,实现统计信息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加快统计信息化的发展就必须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发展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用统筹兼顾的方法,促进统计信息化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