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夏天,通过了湖南省公务员考试,我离开站了九年的讲台,走进了郴州市统计局。还记得当时欢迎仪式上领导的一句“统计部门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部门,统计局是经常要加班的地方”让我直犯嘀咕,可惜当时没有领悟到其中的滋味。与统计相逢第一天,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忐忑,因为缺乏统计专业知识,我对即将要从事的工业财务月报完全没有概念,统计报表和财务知识的学习成为我进统计局的当务之急。
面对陌生的工作,以往的教师工作经验根本就派不上用场,幸运的是所学专业为计算机,联网直报一套表平台的操作很快就上手了,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下,我开始如饥似渴的学习专业知识。没过几天,就到了财务月报开网的日子了。很多知识,学习与使用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在月报报送过程中,慢慢的发现了很多问题,也开始尝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手脚忙、时间快,是我每天最真切的感受,请教指点、找度娘、看专业书,也成了每天的必修课,就连在家也时不时念叨着报表和财务,家人感觉奇怪与不理解:“统计不就是数字之间加加减减、10个数字之间的排列组合吗,怎么到你这变得这么难了啊?!” 难吗?说难也不难,难是因为我没有半点专业基础,不难是因为凡事怕认真,只要我认真的去学习,再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起来。还记得第一次月报过后,在进行计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时,输入数据的过程中,因为忘记2012年的汇总表单位为千元,平台数据要求为万元,导致计算错误。当时自己很自责,领导和同事都纷纷安慰:第一次计算出现错误难免,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就好。可这件事情使我对统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数据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大意。
日子在充实和忙碌中前行,我结识了越来越多的同事,更对他们的奉献与敬业有了深刻的认识。渐渐地我终于体会到了“统计局是经常要加班的地方”的真正内涵。经常会看到带孩子来加班的妈妈,经常会看到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的同事,而自己也经常早出晚归的成为加班中的一员。每次深夜走出政府大门回头一望,发现同事的戏谑真没错,统计局所在的楼层总是那么的灯火辉煌。面对这一切,统计局的前辈们给我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弱势的地位、清贫的待遇、枯燥的数字和繁杂的文字并没有让他们心生厌烦,反而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激情去完成统计赋予的使命。
刚进统计局,适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任务艰巨,普查对象面广量多且变动频繁,可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统计人。时间短,那就开启“5+2”、“白+黑”模式,忽略普查对象的不配合,调整情绪耐心细致的讲道理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多次的跑,直到普查对象如实上报。普查过程中每个统计人都勇挑重担,敬业求精,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能更好的摸清家底,将国情国力、国计民生客观真实的记录下来,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进入统计局这个大家庭,越来越感受到统计的责任大。领导的重视、社会的关注是我们前行的动力,“被增长”、“被统计”的声音使我们坚定了改革创新的信心。“不出假数,真实可靠”,让数据经得起质疑、经得起检验是统计人的圣神使命;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建设服务型统计是统计人的奋斗目标。遨游数海,我坚信在统计人的奋发作为下,新中国的统计事业将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