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养殖业工作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紧扣中央一号文件,贯彻新时代新发展理念,聚内力、借外力、重引导、强监管、善对接,在各项工作中都力争先进。全省养殖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获先进单位(排名第二),全省动物防疫绩效考核被评为优胜单位,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在今年新增的养殖业污染治理考核项目中,各项任务也较好完成。
一、全面完成2018年工作目标任务
(一)抓特色强产业。一是养殖业稳步发展。全年预计出栏生猪576.78万头、牛17.83万头、羊49.87万头、家禽3398.92万羽,同比增长-0.6%、2.9%、1.8%、0.3%,水产品产量10.8万吨,增幅2.4%。实现饲料总产量54.65万吨、总产值13.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49.89%。二是产业特色更加鲜明。特色生猪创品牌。争取市政府对宜章“莽山黑豚”重点扶持180万元,推动郴州地方特色生猪产销一体化平台体系建设,莽山黑豚新增体验馆1家(长沙),新增鲜肉销售店2家(广州)。“全一手”无抗猪肉获得无抗生素产品认证。特色渔业树形象。在全市增加精准扶贫稻田综合种养示范点至43个,覆盖 35个山区村,示范面积7000多亩,免费发放鱼苗150万尾,亩均为贫困村民增收1800元,实现了扶贫示范点创建、示范面积、产值产量的“翻倍增长”,鱼苗鱼种提纯复壮加速推进。草地畜牧提品质。湖南省草地资源清查工作启动暨技术培训会在郴州市召开,加强郴州本地特色品种——湘南黄牛的保种和杂交改良工作,为产业发展扩大种群数量。发挥全省最高标准的黑山羊种羊繁育基地——郴州穗丰公司的品种改良作用,普遍提升全市黑山羊种群质量。继去年在郴召开全省首届冷水鱼现场会后,今年省牛羊产业发展研讨会又在郴召开,体现了省局对我市特色养殖产业的高度认可。
(二)抓项目强支撑。紧盯政策、掌握信息、加强联系,争资立项超过平均口粮。桂阳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争取资金4500万,今年到位资金3000万元,嘉禾县今年成功申报争取资金3000万。全年创建农业部水产养殖健康养殖示范场5家、省市水产良种场2家,成功申报稻渔综合种养示范项目6个、休闲渔业改造项目4个。2017年度3个南方现代草地推进行动项目顺利实施,2018年度3个项目成功申报。创建无公害畜禽水产品示范基地5个,完成无公害农产品认定14个。
(三)抓品质强品牌。我市继续确定为全省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市,全市投入40余万元对“郴州市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进一步扩容提质、完善功能,实现了生产信息采集、移动执法监管、快速检测信息查询三位一体。开发了手机App端,可随时随地上传养殖产品生产、销售信息和执法现场信息。扫二维码即查询见畜禽水产品质量全程信息。全市参加畜禽水产品追溯体系的养殖企业由2017年的29家增加到2018年的61家。从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调查,不但实现了“郴品出郴”,高端市场对溯源产品认可度高,产品溢价也普遍达到10%以上。海鸿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加入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以后,终于打开了深圳五星级酒店等一些高端市场,现在农场养殖的生态鸡供不应求。桂阳舂陵江渔业公司产品以前基本销往本地,今年已成功进入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大城市市场。莽山黑豚去年销售总额不到500万,今年1-9月份销售已突破500万,每头黑豚均价7000元左右(均价100元/斤,产品溢价200%)。乡镇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兽药快速检测能力普遍得到加强,目前共有35个快检点。市财政12月份拿出30万元奖补部分乡镇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加入追溯体系的企业。
(四)抓环保促生态。全面完成养殖污染“夏季攻势”102家猪场标准化改造任务,完成投资2050万元。推进养殖业污染普查工作,完成畜禽规模养殖场纳入污染普查对象底数核查,全市纳入普查对象共1315家。严格禁养区管理,禁养区内无新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今年禁养区内非规模畜禽养殖场退养已纳入考核范围,截止12月,已退养46家。加快推进我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下发《郴州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郴政办发【2018】15号)。推动全市范围内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018年规模养殖场数量1536家,已完成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的1297家,配套率达84.44 %,超过75%的工作要求,全市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超过70 %,超过省65%的工作要求。实现畜禽养殖规模化比重47%,超过45%的工作要求。按省里要求完成《郴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编制,划定水产养殖禁养区。完成网箱退养3892口,近30万平方米。完成鱼类增殖放流4900万尾,超过省里要求。全面完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并通过省级验收评估。
(五)抓防控稳疫病。一是全力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在全国、全省非洲猪瘟疫情复杂的情况下,我市认真落实中央领导的批示指示精神,落实部、省工作部署,落实I级应急响应防控措施,切实加强组织部署、全面排查监测疫情、严格生猪移动监管、加强防控宣传培训、切实做好应急准备等工作。召开会议13次,下发文件13个,对生猪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无害化处理场、饲料生产经营企业排查实现全覆盖,监测场点290个、样品901份,未发现非洲猪瘟阳性。设立哨卡91个拦截查处并无害化处理生猪及生猪产品17吨,关闭9家生猪交易市场,全面禁止泔水喂猪。发放明白纸42000份、宣传挂图430张、防控手册8000本,举办培训班336余期,培训各类从业人员24000人次,引导各经营主体落实防疫主体责任、强化生物安全管理、落实消毒灭源措施。全市安排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经费560.5万元(未包括泔水处理经费),按规定储备应急物资,保障防控工作顺利进行。我市防控工作得到省督查组好评。截至目前,我市没有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二是创建工作取得成效。湖南天心桂阳原种猪场成功创建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是湖南省两个创建成功的示范场之一。我市选拔并推荐孙志明、欧军华两位同志参加2018年湖南省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技能竞赛。孙志明荣获第一名。三是探索动物防疫新机制。在嘉禾县开展了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试点,在桂阳、临武、桂东等地探索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试点工作,在永兴县2家种羊场、北湖区羊场开展了布病试点,在临武开展了临武鸭禽流感免疫试验。组织开展“传递爱心 守护健康 全国兽医在行动”郴州站大型公益活动。
(六)抓党建强核心。我局深入贯彻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抓实“五化”建设,构筑战斗堡垒,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精心组织安排了局党组中心组带头学9次、全局干部集中学习15次、各党支部开展专题学习4次,各个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召开1次,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1次,每季度上1次党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纪实管理,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各支部及时规范填写《党支部工作手册》,做到记录真实完整。各党支部根据原则上每月最后一周周五固定为“主题党日”作为“两学一做”的重要载体,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听党课,开展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
(七)抓作风强纪律。印发了《2018年度局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职责的通知》,各科室及二级机构负责人与局党组书记签订了《2018年度郴州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组织我局干部职工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93份,深入开展纠“四风”治陋习树新风作风建设活动,开展了“雁过拔毛”问题、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违规招投标专项治理、金融领域以权谋私问题、公共资源交易违规招投标问题、私车公养和公车私用、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提篮子”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清理整治。
二、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层体系建设长期重视不够、投入不足、非常薄弱的问题。全国性的非洲猪瘟,暴露了养殖业基层体系在人员编制、队伍建设、设施完善、经费保障等方面,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到了不得不高度重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比如基层动物防疫检疫队伍编少事多、结构老化、待遇低下,造成一线许多工作止于和疲于应付、漏洞百出;各级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建设不足,基层缺乏必备的应急物资、应急设施,缺乏必要的执法监管保障,应急和监管成为无米之炊。县乡村基层政府和组织责任压实不到位,造成纵向管理不顺,横向联动不足,包括动物防疫检疫、质量安全监管、渔政执法、渔船安全生产等工作,畜牧部门单打独斗现象突出。必须加大投入,压实基层责任,强化部门联动。
二是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过时需要调整的问题。如南猪北养发展规划必须调整,活猪调运必须大幅控制,畜禽屠宰政策必须调整优化,以确保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养殖业污染治理投入不足的问题。去年以来,争取到桂阳、嘉禾被省里定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县项目,争取到中省6000万治理扶持资金,宜章等5个重点养殖大县今后也会尽快争取到项目支持,但还6个非调出大县缺乏项目资金的支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也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困难。
三、2019年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突出产业发展这个中心。在持续加快特色养殖、精细养殖发展的基础上,对如何促流通保生猪产业方面进行专题研究,争取在提升全市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冷库建设水平,加强政府应急储备等方面,有所突破。持续加大“郴州高山禾花鱼”开发力度,将高山禾花鱼产业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扶贫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生态旅游建设更紧密结合起来,建设一批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高山禾花鱼生态旅游景点,培育一批新型主体,2019年全市高山禾花鱼养殖面积、养殖产量分别达到10亩、2000吨。
二是扩容提质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继续建设郴州市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互联网平台,开发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App,引导和鼓励“三品一标”企业、地方名特优产品,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种养结合示范场以及地方政府大力扶植的地域养殖业品牌等加入追溯体系,加入企业在今年60多家的基础上突破200家。
三是大力加强养殖业基层体系建设。争取各级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完善设施,理顺机制,强化联动,长期抓好这项补短板、强弱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养殖主体行为,推进畜禽养殖、屠宰标准化建设,饲料、兽药规范化管理,着力研发推广养殖生产技术,强化养殖业队伍建设,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四是持续强化动物防疫。加强落实动物疫病防控各项措施,抓好动物免疫工作,继续加大非洲猪瘟防控各项措施力度,坚决打赢非洲猪瘟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