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飘飘迎华诞,风雨征程九十年
——《建党伟业》感怀
揭开历史沉沉的幕布,探寻一段血与火的曾经。峥嵘险恶,铁马金戈,从十九世纪末到上世纪初,从上世纪初再到本世纪初,这流光的岁月见证的是一群先知先行者满怀民族大义,立于时间的风口浪尖,在“国家何处去”“民族何处去”的质问中不断探索不畏牺牲的身影,辉映的是东方神州挺起脊梁再次崛起的历程。红太阳已经升起,光明已经到来,但太阳升起之前所经历的黑暗,第一道曙光所经历的磨难,至今令人难忘。这是一部斗争史、奋斗史、成长史,是光荣的长剧,是不朽的史诗,在所有励志图强的革命者中,站在最前列的正是他们——优秀的共产党人。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通过一部影片去重温去感受去回味一段过去的历史是有意义的,也是必要的。记得这部影片上映之初曾有观众反映看不懂,说那段历史凌乱不堪,背景复杂而模糊,殊不知,这正是当时社会的实情。不知这些观众是属于哪个年龄阶段的群体,70后?80后?90后?似乎后者更有可能。当然,对于这么久远的历史,有些人感觉生疏并不为奇,但一无所知或已然忘却却不得不让人深思和警醒。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如果简单地说忘记就是背叛可能流于形而上的粗鲁判断,但必须指出的是,斩断历史的链接轻易地说三道四同样是不负责任的妄言。
在具有如此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题材的影片面前,任何对主题、人物、历史事件的忽略而对拍摄手法、演员阵容的一昧苛求无疑是舍本求末、吹毛求疵,所幸的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堪称一部优秀的影片。通过这部影片,我们了解了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国民党救国救民的初衷,同样也看到了他之后国民党一步步腐化蜕变的事实,更看到了共产党人的胸怀。在一个个关乎国家危急存亡的紧张时刻,为什么总是共产党挺身而出,坚定地担负起团结、领导和斗争的使命,为什么最后终于是共产党彻底推翻旧的制度挽救了中国,让饱受屈辱的民族摆脱衰败的命运从此不断发展壮大,重新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这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历史的必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如同为什么说共产党是伟大的同出一辙。
说到党的历史,或许,我们依然要说到五十七个人,说到一艘躲躲闪闪随时可能沉没的游船,以及真理在多数人还是少数人一边的问题;依然要说到抛头颅洒热血,说到刘胡兰,说到枪口下信仰、立场和坚贞的问题;说到为何有些人为了心中神圣的事业甘愿清贫一生,为什么有些人心中始终无“我”,胸怀大众呕心沥血至死不渝。九十年风风雨雨,九十年红旗飘扬,在中国共产党迎来九十年生日的此刻,或许,我们还应该说到“两弹一星”“神州飞船”“嫦娥奔月”“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说到不断改善的民生,日益美丽的城市,四通八达的交通,三万亿外汇储备,说到科学发展观,以及又一个充满希望和激情的“五年”规划。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们尽可以载歌载舞,用欢呼表达激动之情,我们也可以安逸地坐在影院里,静静地从一部影片中去寻觅党起源的究竟,去探查一种主义、精神在不断地与中国客观现状的结合中坎坷曲折的发展轨迹,去体验一种将生命置之度外无私奉献的情怀,这无疑是严肃而庄重的,但这些相对于所有牺牲的先烈,相对于他们的热血、青春和生命,相对于他们崇高而伟大的理想,无疑又是轻浮的。
一部共产党的创业史就是新中国的发展史,历史不能忘却,民族的记忆更是宝贵的财富,在对历史的缅怀中,我们会痛会沉默,也会勇敢和坚强,更重要的是,历史会说话,会告诉我们该怎样感谢和铭记,会告诫我们该怎样继承和反思。一切来之不易,这条国家民族复兴之路还有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