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就是既敬重又畏惧。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古往今来,凡能成就大事业者,大都对所从事的事业,保持着一种敬畏之情。作为统计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重大责任,我们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信赖,要努力做到敬畏国家、敬畏人民、敬畏法律、敬畏事业、敬畏人言,要时刻坚持“实事求是、不出假数、真实可信、准确完整”的统计职业操守。
统计工作,成于敬畏而败于无惧。敬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少数部门、单位和干部根本没有敬畏之心,为了一己私利和升官发财,根本没把统计数据质量当回事,随意篡改、虚报、瞒报统计数据,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近几年来,国家统计局曝光的重庆永川区、山西河津市、甘肃玉门市和广东中山横栏镇等四起地方政府干预统计数据上报的案例,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些人为了牟取私利,把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抛诸脑后,严重违背了统计职业操守和法律法规,极大地伤害了人民的感情,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敬畏就是以民为本。身在其位,肩挑其责。统计调查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心存敬畏,对人民负责,就是要以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为抓手,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从统计数据的搜集、审核、上报和统计信息资料的撰写着手,实事求是,正确反映人民生活、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党和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
敬畏就是要认真负责。拿什么来敬畏国家、敬畏人民,最有说服力的还是实实在在的贡献和付出。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统计调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全体统计人秉持开拓实干的进取精神和勤干苦干的务实作风,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实施统计“四大工程”建设,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视数据质量为生命,把好数据质量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确保统计工作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敬畏就是要加强自律。统计工作责任大、担子重、监督难,无敬畏之心则易胡乱作为。因此,统计工作者要对统计法律法规心存敬畏。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做事为人要出于党心、公心和良心,讲原则守纪律,讲程序重规范,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要经得起诱惑,顶得住歪风,管得住自己,使自己的心灵成为一片净土,使统计调查事业成为一片净土。
律己廉为首,立世德为先。搞好统计工作,职业操守乃重中之重。今年,我们正处在“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和我市“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的收官之年,统计工作任重道远。统计工作者需要长存敬畏之心,坚持职业操守,认真履职,求真务实。只有这样,才能使统计的天更蓝,统计人员的心灵更美,统计事业的发展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