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今年入夏以来,我市天气以晴热为主,除桂阳县6月15日因普降大到暴雨造成部分地区受灾外,大部分地区未出现台风、持续性暴雨等强对流恶劣天气,粮食生产形势较好,粮食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产业结构基本保持稳定。
1、受灾情况
6月15日下午至夜间,桂阳县普降大到暴雨,24小时降水量(15日14时-16日14时)≥50mm的有28个站点,最大降水量为余田乡下冲的90.3mm,这次过程致使桂阳县白水瑶族乡、黄沙坪、流峰镇、莲塘镇、舂陵江镇、樟市镇及四里镇等地出现了灾情,55697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30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408万元:烤烟受灾面积12713.3亩(其中绝收面积2534亩)、早稻受灾面积650亩(其中绝收面积190亩)、玉米受灾面积1040亩(其中绝收面积860亩)、花生受灾面积4125亩(其中绝收面积540亩)、药材(玉竹等)受灾面积1012亩(其中绝收面积214亩)、大豆受灾面积1730亩(其中绝收面积216亩)、蔬菜受灾面积320亩(其中绝收面积50亩)。为弥补损失,农业部门已组织农户对绝收面积及时补种了晚稻和秋玉米等作物。
2、秋粮生产情况
?中稻:我市今年中稻种植面积67.80万亩,较上年增加1.94万亩。大部分县市区预计在8月下旬-9月中旬收获,海拔较高的桂东县预计在9月中旬至10月初收获,大部分地区的收获期比去年推迟2-5天不等。品种方面,中熟类型以宜香107、中浙优8号、天优华占、兆优5431、Y两优2号为代表,亩有效穗数平均为17.96万,较上年增加0.18万;每穗总粒数平均为156.47粒,较上年增加1.08粒;每穗实粒数平均为127.65粒,较上年增加0.98粒;品种千粒重平均为27.01克;预测实际亩产平均为526.39公斤,较上年增加8.13公斤。迟熟类型以宜香1108、C两优615、深两优876代表,亩有效穗数平均为17.14万,较上年增加0.13万;每穗总粒数平均为176.92粒,较上年增加1.69粒;每穗实粒数平均为145.93粒,较上年增加1.24粒;品种千粒重平均为27.22克;预测实际亩产平均为578.14公斤,较上年增加7.62公斤。预计今年中稻总产37.44万吨,较上年增产3.84万吨。
晚稻:我市今年晚稻种植面积176.13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由于今年我市早稻生产期雨水过多,气温偏低,早稻收割普遍推迟1-4天,因此大部分县市区晚稻栽插也相应推迟了1-4天。烤烟大县桂阳县主要是采用烟稻连作方式,今年烤烟成熟和烘烤进度快,桂阳县的晚稻育秧栽插时间普遍提前2天以上。全市的晚稻栽插工作已于8月2日全部完成,比同期慢2.8%。由于一般移栽时间是7月下旬,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晚稻秧苗返青、分蘖受到了一定影响,目前大部分已进入幼穗分化期。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市7月中下旬持续高温干旱,部分灌溉条件差的晚稻田都是靠抽水保证稻田灌水的需要,晚稻秧苗返青、分蘖受到了一定影响,甚至安仁县200多亩晚稻田出现干涸开裂无法进行晚稻移栽的现象,抗旱防灾工作任务重。
2、今年我市早稻生产期雨水过多,气温偏低,早稻收割普遍推迟,因此晚稻栽插也相应推迟了1-4天,晚稻安全齐穗可能受到影响。
3、重金属污染修复项目区因需长期灌溉,保持浅水层,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抗旱防灾力度。针对干旱死角协调并配套好灌溉渠道,同时协调农机、电力、水利等相关部门,为抗旱防灾开绿色通道。加强技术指导,节约用水,合理灌溉,按水稻生育进程合理安排分配农田用水。
2、确保晚稻安全齐穗。在晚稻品种搭配上,我市相应增加了早、中熟品种面积,下一步将利用短信平台、宣传资料和组织农技人员下乡指导等形式,督促指导农户抓好晚稻大田肥水管理,抗氮增钾,控苗晒田、增施百叶肥等。
3、抓好病虫害防治。联合植保部门,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防治总方针,及时发布病虫预报,指导农户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