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引导计划
工 作 实 施 方 案
一、指导思想
以郴州“十二五”科技工作总体部署以及《郴州市2011年科技工作要点》为主线,结合《郴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实施科技兴郴、人才强市战略,创新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引进,积极利用省内外科技人才资源,以培育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杰出人才为重点,为推进“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劲的科技人才支撑。
二、工作目标
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郴州,以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重大建设项目为核心,以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结合我市“三四一二”科技创新工程和“十百千”农业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大力培育和引进在有色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科技成果、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创业杰出人才。
三、工作重点
1、建立与完善郴州科技专家库;
2、实施“千名科技人员下基层” 活动;
3、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创业杰出人才;
四、工作措施
1、建立完善科技人才专家库。通过开展科技人才调研活动、科技专家参与科技服务活动等形式,重建整合科技专家联谊会专家、科技进步奖励评审专家、成果鉴定专家、科技项目评审各学科专家,征集市校、校企合作的大学专家。充分利用科技专家库为开展各项科技活动服务,如参与项目评审、立项、结题、验收、奖励、咨询、科普等方面的活动。为确保科技专家库正常运转,一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加强对专家库的管理。二要制定和完善专家的配套制度。三要保障科技人才专家库的正常运转工作机构。四要保障专家库日常使用维护的专项经费。
2、依托科技专家主力军作用,实施“千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通过发挥科技专家在各个领域中的技术优势和指导作用,深入基层广泛开展“服务农村、服务企业、服务民生”三项活动,建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科学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向企业、农村和群众传播推介科技政策、信息、知识的“科技之窗”阵地,推广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建设科技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示范基层(点、户),帮扶指导科技项目的实施,帮助基层群众解决技术难题等科技服务活动。
3、抓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主要是指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与培育。围绕提升郴州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郴州,加快郴州产业提质升级,在有色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优势领域培养造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创业杰出人才。一是加强对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推荐选拔国家、省、市各类优秀专家时向企业创新人才倾斜。如推荐参与全省科技领军人才后备人选、两院院士后备人选、以及全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评选工作。加强企业科技人员继续教育,鼓励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科技人才与企业科技人才交流互动。二是通过产学研结合,引进科技人才服务郴州经济。在加强与省科技厅、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大等高等院校合作的基础上,大力引进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中介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服务的科技人才,为我市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三是大力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不断壮大新兴产业的创新人才队伍,组建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集中力量开展技术攻关,着力突破新兴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在科技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围绕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依托市有色产业园区、市经开区等重点园区和基地,能组织实施具有关键带动作用的重大科技工程、能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的创新人才予以大力支持。同时,支持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对其它科技项目实施情况较好的创新创业人才项目予以优先支持。五是建立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的考核奖励机制。通过实施科技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创业杰出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加强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创新人才进行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