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小、消耗率低,是信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内容,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趋势,是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的关键所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在全国、省、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背景下,在北湖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需求下,为进一步为全区服务业加快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日前通过问卷方式对部分服务业的发展环境情况进行了调查。此项问卷调查分别从调查单位的基本情况、政策环境、政府管理、社会环境、政策建议五个方面进行,
一、基本情况
此次共有34家企、事业单位参与问卷调查,其中企业单位30家,事业单位4家。从调查单位行业类型来看,金融业企业20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6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单位4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家;从单位所有制形式来看,股份制企业21家,个体私营企业6家,国有、集体单位6家,外资企业1家;从企业(单位)规模来看,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年收入1-10亿元的企业13家,0.5-5千万元的企业14家,0.5千万元以下的企业1家;员工人数1000人以上的企业2家,501-1000人的企业2家,101-500人的企业9家,51-100人的企业8家,50人以下的企业13家;从企业(单位)职工文化程度来看,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职工总数比例为81%以上的企业5家,均为金融业企业,占比为61%-80%的企业2家,占比为41%-60%的企业6家,占比为21%-40%的企业7家,占比为10%-20%的企业9家,占比低于10%的企业5家。
二、政策环境
34家调查单位中有25家对目前全市服务业发展环境总体感觉“非常满意”和“满意”,占全部调查单位的73.5%,有2家感觉“不满意”;在问到调查单位是否了解政府出台全市服务业发展规划时,有28家单位表示“简单了解”,5家“完全不知道”,1家“非常熟悉”;调查单位认为“政策宣传不充分”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大”是目前政府出台政策的主要问题,分别占该问题选项的47.5%和40%,需要政府提供税收、政府资金支持、准入条件、用电、用地、贷款等方面政策支持(按选择多少排序);在税收方面,有31家单位认为目前单位税收负担“一般还能接受”,占调查单位的91.2%,2家认为“非常重难以承受”,占调查单位的5.9%,64.7%的调查单位认为目前税收优惠政策“全部或大部分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58.8%的调查单位认为目前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对本单位来说“可以接受”,14.7%的调查单位认为“多而且高”,55.9%的调查单位认为现在政府部门对服务行业收费的管理“非常或比较严”,调查单位认为不应该的收费项目主要有证照年检费、绿城攻坚费等,认为收费过高的项目主要有城市垃圾处理费、电费等。
三、政府管理
据调查问卷资料显示,34家调查单位中,64.7%的单位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对本单位的管理“规范”,26.5%的单位“无意见”,8.8%的单位认为“不规范”;调查单位认为政府对服务业管理的主要问题有:管理部门多而繁,管理不到位(占全部选项的47.6%),管理方法简单粗暴,管理人员素质低(占全部选项的23.8%),管理效率不高,工作作风不良(占全部选项的19%);政府部门对单位的监管范围主要涉及生产安全(31.7%)、经济管制(27.3%)、生产环境(20.5%)、产品质量(20.5%);在政府工作作风和效率方面,70.6%的单位认为政府工作作风好,5.9%的单位则认为不好,55.9%的单位认为政府办事效率高,11.8%的单位则认为不高;在与政府部门联系方面,目前需要与1-3个政府部门联系的调查单位占11.8%,需要与4-6个部门联系的占47.1%,需要与7-9个部门联系的占14.7%,需要与10个以上部门联系的占26.5%;调查单位在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感觉管理最好的部门是税务部门,占所有选项的64.7%,其次为工商部门;调查单位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改进政府对服务业的管理: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占全部选项的37%),加强与服务企事业单位的沟通(16%),转变机关工作作风(15%),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11%),减少管理部门(11%),加强对服务业监管(10%)。
四、社会环境
34家调查单位中,35.3%的单位认为目前全市对服务业发展的宣传力度比较强,也有47.1%的单位认为宣传力度有待加强;70.6%的调查单位认为目前全市的法制建设和治安情况是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14.7%的调查单位则认为不利于;在问到“政府对现代服务业吸引人才创造的环境”这一问题时,8.8%的调查单位认为“很好”,58.8%的调查单位认为“一般”,14.7%的调查单位认为“还差得很远”;制约服务业人才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工资水平低(占全部选项的50%),社会对行业从业人员不重视(30.6%),缺乏发展平台(17.6%)。
五、对政府部门完善服务业政策的建议
调查单位从本单位、行业的发展角度出发,对完善全区服务业政策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归纳如下:
一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积极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加大服务业领域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从财税、信贷、土地等方面对服务业企业予以优惠,支持服务业中小型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切实放开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更多的服务行业和领域,增强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业的活力,扩展调查公司、资质审查、技术评估、质量检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保障民营企业与国有资本享有平等的市场经营权,吸引民营企业投资。
三是政府部门进一步履行服务职能,加强规划引导、实施政策聚焦、规范市场管理、加强监管分析,为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发展状况的现有服务业企业提供更具实效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为社会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是制定培养和引进服务业人才政策。不断优化人才引进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配置,制定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鼓励协会、园区、企业和院校等联合建设人才实训基地,满足高端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需求,推动服务业发展。
五是注重政企沟通。进一步强化对服务业发展的综合协调管理能力,切实加强各部门之间、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设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平台,让企业多了解和学习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六是落实政策,简化流程。各项服务业政策的出台要落到实处,完善并简化审批流程,改善政府窗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
一、基本情况
此次共有34家企、事业单位参与问卷调查,其中企业单位30家,事业单位4家。从调查单位行业类型来看,金融业企业20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6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单位4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家;从单位所有制形式来看,股份制企业21家,个体私营企业6家,国有、集体单位6家,外资企业1家;从企业(单位)规模来看,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年收入1-10亿元的企业13家,0.5-5千万元的企业14家,0.5千万元以下的企业1家;员工人数1000人以上的企业2家,501-1000人的企业2家,101-500人的企业9家,51-100人的企业8家,50人以下的企业13家;从企业(单位)职工文化程度来看,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职工总数比例为81%以上的企业5家,均为金融业企业,占比为61%-80%的企业2家,占比为41%-60%的企业6家,占比为21%-40%的企业7家,占比为10%-20%的企业9家,占比低于10%的企业5家。
二、政策环境
34家调查单位中有25家对目前全市服务业发展环境总体感觉“非常满意”和“满意”,占全部调查单位的73.5%,有2家感觉“不满意”;在问到调查单位是否了解政府出台全市服务业发展规划时,有28家单位表示“简单了解”,5家“完全不知道”,1家“非常熟悉”;调查单位认为“政策宣传不充分”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大”是目前政府出台政策的主要问题,分别占该问题选项的47.5%和40%,需要政府提供税收、政府资金支持、准入条件、用电、用地、贷款等方面政策支持(按选择多少排序);在税收方面,有31家单位认为目前单位税收负担“一般还能接受”,占调查单位的91.2%,2家认为“非常重难以承受”,占调查单位的5.9%,64.7%的调查单位认为目前税收优惠政策“全部或大部分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58.8%的调查单位认为目前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对本单位来说“可以接受”,14.7%的调查单位认为“多而且高”,55.9%的调查单位认为现在政府部门对服务行业收费的管理“非常或比较严”,调查单位认为不应该的收费项目主要有证照年检费、绿城攻坚费等,认为收费过高的项目主要有城市垃圾处理费、电费等。
三、政府管理
据调查问卷资料显示,34家调查单位中,64.7%的单位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对本单位的管理“规范”,26.5%的单位“无意见”,8.8%的单位认为“不规范”;调查单位认为政府对服务业管理的主要问题有:管理部门多而繁,管理不到位(占全部选项的47.6%),管理方法简单粗暴,管理人员素质低(占全部选项的23.8%),管理效率不高,工作作风不良(占全部选项的19%);政府部门对单位的监管范围主要涉及生产安全(31.7%)、经济管制(27.3%)、生产环境(20.5%)、产品质量(20.5%);在政府工作作风和效率方面,70.6%的单位认为政府工作作风好,5.9%的单位则认为不好,55.9%的单位认为政府办事效率高,11.8%的单位则认为不高;在与政府部门联系方面,目前需要与1-3个政府部门联系的调查单位占11.8%,需要与4-6个部门联系的占47.1%,需要与7-9个部门联系的占14.7%,需要与10个以上部门联系的占26.5%;调查单位在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感觉管理最好的部门是税务部门,占所有选项的64.7%,其次为工商部门;调查单位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改进政府对服务业的管理: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占全部选项的37%),加强与服务企事业单位的沟通(16%),转变机关工作作风(15%),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11%),减少管理部门(11%),加强对服务业监管(10%)。
四、社会环境
34家调查单位中,35.3%的单位认为目前全市对服务业发展的宣传力度比较强,也有47.1%的单位认为宣传力度有待加强;70.6%的调查单位认为目前全市的法制建设和治安情况是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14.7%的调查单位则认为不利于;在问到“政府对现代服务业吸引人才创造的环境”这一问题时,8.8%的调查单位认为“很好”,58.8%的调查单位认为“一般”,14.7%的调查单位认为“还差得很远”;制约服务业人才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工资水平低(占全部选项的50%),社会对行业从业人员不重视(30.6%),缺乏发展平台(17.6%)。
五、对政府部门完善服务业政策的建议
调查单位从本单位、行业的发展角度出发,对完善全区服务业政策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归纳如下:
一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积极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加大服务业领域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从财税、信贷、土地等方面对服务业企业予以优惠,支持服务业中小型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切实放开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更多的服务行业和领域,增强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业的活力,扩展调查公司、资质审查、技术评估、质量检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保障民营企业与国有资本享有平等的市场经营权,吸引民营企业投资。
三是政府部门进一步履行服务职能,加强规划引导、实施政策聚焦、规范市场管理、加强监管分析,为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发展状况的现有服务业企业提供更具实效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为社会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是制定培养和引进服务业人才政策。不断优化人才引进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配置,制定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鼓励协会、园区、企业和院校等联合建设人才实训基地,满足高端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需求,推动服务业发展。
五是注重政企沟通。进一步强化对服务业发展的综合协调管理能力,切实加强各部门之间、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设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平台,让企业多了解和学习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六是落实政策,简化流程。各项服务业政策的出台要落到实处,完善并简化审批流程,改善政府窗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