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郴州市生物研究所的感谢信
尊敬的郴州市生物研究所全体科技人员:
您们好!
我是郴州市永兴县悦来乡冬枣种植果农,自去年8月份以来开垦了几十亩闲置多年的荒山,种上了冬枣。昔日,荒芜的大山中杂草丛生,荆棘遍地;如今,这片荒山已华丽变身成一个冬枣园,一棵棵冬枣树在明媚的阳光下喜吐新芽,互竞翠意,生机盎然。
而大山中这一切的变化,离不贵研究所给我种植冬枣的精神鼓励与栽培技术的指导。
初识郴州市生物研究所是2010年6月13日《郴州日报》周末版的一篇文章《郴州也能种冬枣》,文章作者的署名是邹曲安、黄斌、吴智。这篇文章关于“南方发展冬枣生产,将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黄金产业’”的观点使我对种植冬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细细地将文章读了几遍,知道了正着手引种开发冬枣的科研单位就是郴州市生物研究所。于是,我经过多方打听联系到了生物研究所吴智所长,他正是那篇文章的作者之一。当我把种植冬枣的想法告诉了吴所长后,他非常热情地说,生物研究所正进行《红壤沙土栽培冬枣技术》课题研究,并表示将全力支持我。从此,我与生物研究所结下了不解之缘。
吴智所长的鼓励,使我对种植冬枣充满了信心。不仅如此,吴所长已多次亲自带领研究所科技人员下乡上门服务,无偿指导我的冬枣栽培工作。对于我的枣园,从建园,引种,栽植到病虫防治等等工作,吴所长与生物研究所科技人员倾注了大量心血。
2010年8月份,我开垦出了几十亩荒山作为冬枣种植园。
每一次,朴实的吴智所长总是带着微笑,以亲切的话语鼓励我。每一次,所里的科技人员,总是风尘仆仆,来到田间地头为我细致地传授栽培技术。每一次,你们的到来总能让我得到莫大的鼓舞,使我对枣园前景充满信心。
在此,我十分感谢郴州生物研究所以务实的精神,热情无私的服务的行动,给我这样的果农带来了福音与实惠。
此致
敬礼
果农:欧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