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仙区入选全国第四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通过3年 “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2.07万亩,增加节水灌溉面积4.44万亩,项目区每年增加粮食产量2.34万吨。
一、抓整合,确保项目资金投入。以重点县建设项目为平台,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标,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涉水资金并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突出规模效益。2013年度整合资金项目3371万元,其中,国土整理2354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017万元,充分发挥了项目资金的集聚效应和国家补助资金的牵引作用。
二、抓质量,切实打造精品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以打造优质精品工程为目标,严格坚持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严格按招投标程序择优挑选一批信誉好、技术力量强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合同管理,界定工期、质量和投资,确定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在合同环节上保障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严格工程材料采购,施工材料需经现场技术管理人员严格鉴定,确保工程材料合格,在材料环节保障了项目建设质量。项目所在地乡镇、村确定质量监督员,与区水务局技术人员共同把关质量。
三、抓管理,促进工程长期效益。为确保建成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得起、用得好、有效益、管长远”,苏仙区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以项目区受益群众管理为主,切实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引导项目区群众以乡镇为单位,建立10个农民用水户协会,由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工程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长久发挥“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