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踏莎行·郴州旅舍》
本人无其它业余爱好,唯独喜欢读书,但读的大多是专业方面和时政方面的。近两年来,撰写了数篇专业论文,其中有四篇论文先后在中国核心期刊发表。今年,局党组又号召全局干部职工读《执行力》、《没有任何借口》、《做最好的自己》以及背诵经典名篇:北宋?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宋?周敦颐的《爱莲说》,这是件大好事,一来可提高文化素养,二来在工作中不找任何借口,提高执行力,秀出最好的自己。
本人天生愚钝,20多年前就背诵过《踏莎行·郴州旅舍》,但现在却背了几十篇还没能背下来。8月12日,女儿来我办公室见我背诵的艰难,就说:爸爸,我帮你谱个曲吧,你唱几篇就能背下。多亏了女儿的一片孝心,她花了一天的功夫作完了曲,一边唱给我听,一边谈了对该词的理解,我很快就背下来了,并加深了对词作者郁闷忧伤情感的领悟。
现在,我总算背下了这千古名篇,并加深了对词作者的认识及词本身的理解。这首词抒发了作者身受打击、流寓客舍的抑郁苦闷之情。那个被晋朝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那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的乐土,任凭眼力望断,也寻不见,只有那不断传来的杜鹃鸟 的凄惨的叫声:“不如归去”.......在这种心情下,词作者通过郴江流经郴州北去的自然现象,通过“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潇湘去?”的画龙点睛之笔,巧妙的联想,含蓄的处理,道出了他心中的难言之隐:郴江啊,你本是绕着郴山流的,又为什么离开这里流到湘江去呢?郴江这条属于当地的河流都宁愿抛弃郴州而离去,何况他这个被流放在这里的异乡人呢!
如今的郴州,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通人和,人们安居乐业,三十四条先行先试政策,鼓舞人心,“两城”建设促郴州腾飞。高铁国道并驾齐驱,科技创新为民称道。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人文自然两相宜,宜家宜业在郴州。
词作者生不逢时,若在今朝,他重游苏仙岭的话,住五星级酒店——华天大酒店、雄森大洒店。桃源就在眼底,说不定会豪情满怀,乐不思蜀呢。
今年5月,应约为我市参加2010年世博会独立制作了多媒体宣传片,受到省组委的高度评价。在制作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特别是对郴州的自然、人文、经济、科技、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有了一个进一步的、全方位的了解,更加深了我对家乡--郴州的更加热爱和依靠科技促郴州经济腾飞为之付出、贡献力量的精神动力。
刘玉平
2010-9-15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