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迷茫困惑之时,工作闲暇之余,读完李开复博士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细细品来,回味悠长,感慨颇深之时,有种如释重负,豁然开朗的顿悟感:原来成功如此简单,它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它就是要在工作、生活中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让自己做好每一件事,快乐每一天,不虚度此生。
李开复博士,美籍华人,在信息技术领域教学、科研中取得了杰出成就,对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于1998年到北京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现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历任世界多个著名信息技术公司的高级领导人,正值事业旭日东升之际,他结合自己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不遗余力地投身于中国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教育事业。他为青年学子们开办了“开复学生网”,写出了《与未来同行》、《世界因你而不同》、《我的人才观》、《给中国大学生的一封信》、《做最好的自己》等系列文章。其中,《做最好的自己》是最具影响力的一本,是为帮助中国青少年找到自信和快乐、找到其未来成功之路而写的。这本书虽然是为青年一代所写,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拜读。
李开复博士在书中提出了“成功同心圆”的理念,即以诚信价值观为核心,辅以积极、理性、自信、自省、勇气、胸怀六种重要的人生态度作为同心圆的第二层,再以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六种行为方式构成同心圆的最外一环。他希望中国青年可以从为书中理解“人人都可以成功,我可以选择我的成功”,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一个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均衡自己价值观、态度、行为的人;一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一个既有勇气又有胸怀,既有理智又有激情,既自信又谦虚,既聪慧又善于表达的人;一个追寻理想和兴趣、终身学习和执行、深谙与人相处之道的人;一个能够从思考中认识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的人;一个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不同的人;一个拥有选择的智慧,并用智慧选择成功的人;一个融会中西的国际化人才;一个最好的自己。这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都想做到的吗!
认真通读完全文,我掩卷静思,自觉心灵得到了洗涤,自我得到了反省。它让我对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有了一个相对清醒的认识,也让我得以重视自己曾经忽略的一些东西,深感有胸怀才会成功,因为“胸宽则能容、能容则众归、众归则才聚、才聚则兴业”。李开复博士主导追求的是一种“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的境界。他教会我们要:务实—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人和事,为自己生活,而不怨天尤人;宽恕—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自律—培养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的艺术;尊重—允许别人表达或保留不同意见,做到“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涵养—“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然而,我感悟最深的是书中“做最好的自己”这一核心理念。记得曾经读过这样一段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你也许不是最富裕的,但你可以是最充实的;你也许不是最顺利的,但你可以是最顺心的……。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尽心、最好的那一个!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这段话就是对“做最好的自己”最好的诠释。
结合目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面临的处境,“做最好的自己”让我不再困惑迷惘,不再伤心失落。我不再为自己所从业的科技部门弱势而叹息,不再为自己依然原地踏步而唏嘘,不再为那些个不经意的误解而在意。现在我最在意的是如何在科技管理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做最称职的科技管理人员,为全市科技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同时,我坚信,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当中,我虽然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扩展它的宽度;我虽然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我可以时时展现笑容;我虽然不能控制命运,但我可以好好掌握自己;我虽然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我可以充分运用今天;我虽然不能功成名就,但我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最后引用李博士的一句话:“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做最好的自己,做快乐的自己,想信自己一定会成功!(李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