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林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郴州地处南岭山脉北麓,森林资源丰富,是湖南省四大重点林区之一。全市辖8县1市2区,国土总面积290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082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71%,有林地面积1698万亩,森林覆盖率64.28%,活立木蓄积量4876万立方米,竹林127万亩、2.6亿根。全市林木资源按龄组分为:幼龄林500万亩、163.7万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的29.4%和3.3%,中龄林439万亩、1902.8万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的25.8%和39.2%,近成过熟林439万亩、2749.6万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的25.8%和56.3%;按树种结构分为:杉木484万亩(占28.5%),2380.9万立方米(占48.8%),马尾松和国外松469万亩(占27.6%)、1293.4万立方米(占26.5%),阔叶林404万亩(占23.7%)、1127.6万立方米(占23.1%)。全市林地资源按森林类别分为:生态林地982万亩,占47.16%,商品林林地1100万亩,占52.84%。
林业产业是一个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涉及国民经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多个门类,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和十分特殊的作用。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林业产业,搞好森林资源综合利用,对于发展区域经济,推动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实现林业大市向林业强市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十一五”林业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十一五”林业产业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郴州林业产业工作围绕建设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这一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发展、优化结构、培育特色、提升质量、做大总量和抓二(产业)、促一(产业)、带三(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方法,通过大力实施林产工业工程建设和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林业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据统计,全市现有林业产业企业997家(2007年底),其中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16家。年加工消耗木质原料80-90万立方米,竹材1000万根。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杉、松、竹、桉为主要树种,以国家重点工程造林、企业造林、民营资本造林为主的资源培育,以湖南创兴人造板有限公司、郴州海华竹木制品有限公司、郴州邦尔泰苏仙油脂公司、郴州天湖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汝城县绿叶木业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林产加工业以及以资兴东江湖、莽山国家森林公园、苏仙岭为代表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体系。
全市林产工业主要产品有:木浆纸、竹胶板、竹木复合车箱底板、竹地板、木地板、细木工板、活性炭、茶油、山野菜、竹笋罐头、中高密度纤维板、木胶板、刨花板、指接材、松香、松节油、家具、竹凉席、锯材等。主要产品的现有年生产能力为:木浆纸2万吨,竹胶板5万立方米,细木工板12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6万立方米,木胶板12.4万立方米,刨花板1万立方米,指接材1万立方米,松香1.1万吨,活性炭1.3万吨,茶油4500吨,竹木地板100万平方米。
(二)“十一五”林业产业指标完成情况
1、林业产业总产值。2009年全市完成林业产业总产值75.9亿元,为规划到2010年年总产值60亿元的126.5%;预计2010年全市完成林业产业总产值90亿元,为规划到2010年年总产值60亿元目标的150%。
2、木竹产量。2009年实际完成木材产量75.28万立方米,竹材481.81万根;预计2010年完成木材产量85万立方米,竹材600万根,分别为规划到2010年完成木材80万立方米、竹材1000万根目标的106.3%、60%。竹材产量没有完成目标值的主要原因是2008年特大冰雪灾害给全市竹资源造成了严重损毁。
3、主要林产品生产能力。2009年,全市各类人造板年生产能力37.4万立方米,为规划到2010年30万立方米目标的124.67%。木浆纸目前生产能力2万吨,裕农纸业正着手建设年产10万吨木浆纸生产线,项目已获省发改委批准,2010年木浆纸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的目标可望实现。
4、竹材综合加工利用。全市竹胶板年生产能力5万立方米,竹木地板年生产能力100万平方米,分别为规划2010年竹胶板年生产能力4万立方米,竹木地板年生产能力90万平方米目标的125%、111%。竹炭、竹醋生产因市场问题已停产。
5、林化产品加工。由于2008年特大冰雪灾害给全市松林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全市已全部停止采脂,林化加工企业全部停产。预计未来5-10年内将无法开展松脂加工和林化产品加工。
6、森林食品及林产品市场。全市森林食品加工目前主要以郴州邦尔泰苏仙油脂公司和郴州天湖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现有主要产品是竹笋罐头、山野菜及茶油系列产品。全市现有茶油年加工能力为10000吨,预计到2010年可实现规划目标。
7、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业建设。2009年实际完成森林旅游总产值9.4亿元,预计2010年可突破十亿元大关,可实现规划目标。
8、花卉产业。2009年实际完成花卉种植产值1.7亿元,预计到2010年全市花卉业产值可达到2亿元以上,可实现规划目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化程度不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产业发展还没有真正从以木竹资源加工利用为主向以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主转变。一是全市主要用材树种的加工利用率低。二是加工企业规模小,初级产品多,技术工艺落后,资源浪费严重。三是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仅停留在初级的物理利用,而综合的、化学的循环利用尚未起步。
2、加工利用规模小,产业趋同现象突出。一是我市虽然是全省的重点林区之一,但各县的森林资源总量都相对较小,扣除生态公益林后,真正能正常利用的商品林规模就更小了,因而,加工利用的规模很难做大。二是全市小型企业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产业趋同现象突出,产业发展无地方特色,难以形成地方的主导产业。
3、资源培育和企业原料基地建设力度不大,企业加工利用规模的扩大与可供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企业本身无实力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原料基地建设和原料的定向培育,而且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也不适应林种树种结构现状,原料供应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加工企业原料供需矛盾在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4、政策不配套,行业管理乏力,无序竞争严重。近年来,由于行业管理职能的削弱,没有有效的行业管理手段,加上政策的不配套,对林业产业的宏观管理处于失控状态。如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业发展处于盲目无序状态;林产品市场监管不力和监管脱节等等。
二、林业产业“十二五”发展战略、重点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及发展战略
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及《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为指导,按照《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和《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要求,以建设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按照抓二(产业)促一(产业)带三(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林业产业建设为龙头,带动整个林业产业发展。
发展战略:围绕建设木竹质人造板、竹材综合加工利用、林化产品深度加工和木竹制浆造纸四大支柱这个重点,积极培育资源,做大资源规模,狠抓结构调整,着力提高产业素质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抓住“东扩、西治、南用、北休”的战略机遇,全面推进全市林业产业经营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通过5-10年的努力,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结构优化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把我市林业产业建设成为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科技水平的外向型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实现我市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重点及目标
我市“十二五”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木竹制浆造纸、人造板及深加工、竹材综合利用及深加工、森林食品加工、森林旅游业等。要大力发展以松、桉、杨、桤为主要树种的企业速生丰产林基地、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基地及以竹林为主的用材林基地,重点研究和开发木竹及系列产品的深度加工,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碳汇林业、林下经济等新兴产业。
全市到2015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80亿元,其中二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
1、木竹制浆造纸
以郴州裕农纸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利用我市丰富的竹木资源和气候条件,在宜章、桂阳、临武、嘉禾、苏仙、北湖、永兴、资兴等县市区,大力发展马尾松、湿地松、桉树、桤木、楠竹、丛生竹,利用“四旁”空地,发展杨树。到2015年,松类为主的木浆造纸原料基地达到100万亩,木浆造纸年生产能力12万吨,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
2、人造板及深加工
以现有企业和加工规模为基础,“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中高密度纤维板、定向结构刨花板、细木工板、新型竹材人造板、功能型绿色环保人造板;大力发展杉木和竹材集成材生产和家具生产;发展可替代天然大径材产品的板种及可替代木质材料的人造板板种,控制松木模板和木质胶合板、竹胶板生产规模;限制新建单线规模达不到《林业产业政策要点》要求的中高密度纤维板、刨花板项目,逐步形成以资兴、桂东、汝城为主体的人造板生产基地。通过引导和促进小企业的联合和重组,逐步淘汰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家庭作坊式小型加工企业,着力培植一批人造板骨干企业,形成以湖南创兴人造板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大、中、小企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到2015年,各类人造板年生产能力达到50万㎡(其中刨花板2万㎡、中高密度纤维板20万㎡、竹胶板5万㎡、细木工板18万㎡、杉木集成材5万㎡)。
3、竹材综合利用及深加工
以郴州海华竹木制品公司和桂东竹胶板厂为龙头,积极推进竹材基地建设及竹材新产品技术开发,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竹资源培育技术和低产竹林改造技术;继续抓好以低改、新造为主的楠竹基地建设。一是稳定现有竹胶板和竹地板生产加工规模,引导本市竹材加工小企业与大企业联合,使小企业成为大型加工企业的粗加工车间和原材料基地;二是以提高竹材的全竹利用率为重点,大力发展竹浆造纸、竹木复合材料、竹纤维利用、竹炭等精深加工产品;三是开发竹饮料、竹笋等竹副产品,发展竹质家具和竹工艺品生产;四是提高竹加工利用的技术含量与原创性,进一步增强我市竹制品的出口创汇优势。到2015年,竹地板、竹木复合地板及竹装饰材料生产能力达到180万㎡(其中100万㎡为竹地板半成品),竹胶板生产能力达到5万㎡,竹炭生产能力5000吨、竹笋加工能力1万吨;竹产品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4、森林食品
①、油茶:油茶是世界稀有木本植物油料资源,是我国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产品。要充分利用我市油茶资源优势,以郴州邦尔泰苏仙油脂公司、嘉禾嘉津油脂有限公司为龙头,加强油茶示范基地建设,以科技为依托,不断调整油茶品种结构,发展油茶精深加工,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到2015年,达到年产5万吨油茶生产加工能力(其中纯茶油年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
②、森林食品:分别在北湖、资兴、桂东建设竹笋、山野菜及野生食用菌生产基地,2015年森林食品加工能力达到8万吨。
5、森林旅游业
发展以资兴东江湖、莽山国家森林公园、苏仙岭为重点的森林旅游业,建设发达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
三、实施林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措施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加强对产业工作的领导。林业产业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体系的强大支撑,也是林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的重要渠道,发展林业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增加林农收入,繁荣林区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传播生态文明理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从法律法规的高度进一步明确和理顺林业产业管理职能,建立适应林业分类经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林业产业管理体系,营造全市林业系统想产业、办产业、为产业的氛围,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确保全市林业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二)强化行业管理,确保规划实施。林业产业是资源限制型产业,发展林业产业,必须充分考虑林业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依法保护好森林资源,又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好森林资源。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加强引导和宏观调控,加强行业管理,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加快我市林业产业规范、有序、持续、健康发展。要从产业管理的角度,强化木材经营加工许可管理和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的贯彻落实,利用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两种手段,对新上项目严格把关,对现有加工项目进行整顿、调整,确保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确保规划的实施。
(三)夯实基础,建设速生丰产原料林基地。森林资源是发展林业的基础。森林资源是加工利用的对象,又是开展森林旅游的支撑。没有充足的森林资源,就没有加工原材料,林业产业发展就是无米之炊,就谈不上发展。要鼓励生产企业建立速生丰产原料林基地,确保林业产业发展有稳定充足的原料来源。一是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森林分类经营原则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适度放宽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政策,使经营者能够按市场经济规律自主决定采伐利用属于其自己所有的森林;二是凡达到一定规模并依法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企业原料林基地,对其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实行单列;三是鼓励林业产业项目和原料林基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推进林纸、林板一体化发展。对新建、扩建的以消耗林木资源为主的大中型林产加工企业,鼓励匹配建设相应的原料林基地或建立大型林产加工企业与专业造林公司合作的专业化分工经营模式,用大项目、大基地来带动林业产业的大发展。
(四)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发展。利用国家和省市对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扶持和培育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在优先发展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带动行业的发展。加大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在贷款贴息、税费减免、原材料供应、基地建设、产品流通等方面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一是要研究和出台林业龙头企业扶持政策;二是现有的各项优惠政策优先向龙头企业倾斜;三是鼓励支持有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的中小企业通过与大企业联合,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和竞争能力及效益的提高,促进由独立分散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五)实施品牌战略,依靠科技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进程。品牌是企业的生命,是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命脉,打造品牌是推动林产工业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增强企业生存与发展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树立企业良好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大力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培育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林业企业要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积极开展质量和环保体系认证工作,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检测体系建设,努力把本企业的产品培育成知名品牌产品。把现有“创兴”中(高)密度纤维板、“波林”细木工板、“海华”竹地板、“苏仙”茶油等名牌产品做大做强,至2015年争取培育2~3个新的著名品牌。通过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转变林业产业增长方式。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升林业产业集约化、信息化管理水平。要向精深加工要效益,大力培育和发展成品家具、多层结构细木工板、高档贴面装饰板、竹集成材、木竹纤维纺织品、野生动植物保健品、森林药材等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
(六)建设林业产业园区。林业产业园区是林业产业发展的载体,是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平台,能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有效聚集,推动林产加工产业链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力争2015年建设资兴、汝城两个省级林业产业园区。
(七)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工作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拓宽林业产业建设渠道。一是通过招商引资增强产业发展后劲。项目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和摇篮,是集聚生产要素的载体。抓优势资源开发,抓产业发展,归根到底要落实到项目上。只有大的项目,才能形成大的增长点,促进大的要素聚集,产生大的经济效益。一个好的项目就能造就一个大的产业,撑起一方经济。要善于从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中寻找项目源,从产业梯度转移布局中寻找项目源,从本地资源优势的利用中寻找项目源。要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和部门搭建的招商活动平台,主动积极招商,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大项目。二是依托优势产业、优势资源、龙头企业、品牌产品等,实施林业产业工程建设。加强产业引导,整合产业资源,有意识、有规划、有步骤地加以推动,形成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从我市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在油茶加工、竹材利用、林纸林板一体化、林产化工等方面扶持发展一批大企业、大集团,逐渐形成林产加工产业集群。要巩固发展一批,承接引进一批,整合扩张一批,成长壮大一批,引导和推动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提高全市林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我市林业产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