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管理处2019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概况
1.职能职责:湖南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为市林业局管理的副处级事业单位,直接管理苏仙岭景区管理所、万华岩景区管理所2个正科级分支机构。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湖南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规划,负责风景名胜区内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事务管理,项目建设监督和有关法规赋予的执法等工作。
2.机构设置:湖南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下设苏仙岭景区管理所、万华岩景区管理所2个分支机构,内设办公室、财务统计科、组织人事科、资源保护科、规划建设科、经营管理科、综合执法科7个内设科室。核定事业编制263名(其中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6,差额拨款事业编制176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51名)。年末实有在职人数200名(其中全额33名,差额150名,自收自支17名),退休人员122名,退伍安置4名;另外,下设的苏仙岭管理所和万华岩管理所共有20名长期临聘人员。
(二)单位年度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市级专项资金绩效目标
1.湖南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管理处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金额4526.4万元。
2.湖南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管理处2019年部门专项支出绩效目标金额2437.47万元,其中业务工作经费支出50万元,运行维护经费支出1961.06万元,征收成本支出426.41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9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4199.11万元,其中:人员经费3564.41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福利支出、退休费、退职(役)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助学金、奖励金、住房公积金、等;公用经费634.7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税金及附加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大型修缮、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其他资本性支出等。
(二)项目支出情况
1. 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2019年湖南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财政拨款专项经费1939万元,实际落实到位1812.62万元。其中业务工作经费预算安排数50万元,实际到位12.65万元,主要是创建及迎检工作;运行维护经费预算安排1889万元,实际到位1799.97万元,其中景点设施改造维修资金168.17万元,景区管护经费1300万元,核心景区土地租赁34万元,森林火险及病虫害防治75万元,万华岩溶洞灯光系统维护29万元,苏仙岭国有林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29万元,观光车购置36万元,生态补偿经费110万元,详规编制经费18.8万元。
2、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2019年度项目支出1026.68万元, 其中运行维护经费978.88万元,包括景区园林绿化等管护劳务费用28.43万元,租赁费用27万元,小苏仙拆迁补偿费用10.8万元,信息网络更新17.11万元,办公、专用设备购置62.64万元,其他森防专用车辆购置52.6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大型修缮391.54万元,其他支出388.76万(偿还原乡财局借款);业务工作经费47.8万元,包括景区创建迎检广告宣传费用支出7.99万元和项目申报设计评审等咨询委托业务支出39.81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我处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我处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我处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2019年,我处干部职工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部署,加快提质改造,优化管理服务,实现了景区形象再改善、品质再提升。荣获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基地、郴州市优秀领导班子和优秀领导干部、市级平安单位、十佳旅游接待示范景区、最佳志愿服务站(岗)、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等荣誉。1-12月份,接待游客51.3万余人次,旅游收入1227.07万元,其中苏仙岭景区779.85万元,万华岩景区447.22万元。
(一)坚持“法”字为先,加强景区资源保护
始终以《郴州市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为统领,切实加强风景名胜资源保护。
1.强化规划引领。强力推进详规编制,积极跟进景区主入口选址工作,组织编制了《苏仙岭国有林场生态景观林建设规划和森林防火规划》《苏仙岭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等,落实《苏仙岭摩崖石刻群部分石刻保护加固项目地质勘察及方案设计》修改工作。
2.规范项目审批。完成了苏仙岭生态大门提质改造、下大门改造等6个项目审查,组织开展了《郴州市四清湖研学旅行基地概念性规划》《桂门岭游园游道景观规划设计》建设项目审核,对郴州市夜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卜里坪-铜坑湖片区控制性详规等提出意见建议,积极参与刘仙岭山体滑坡应急抢险治理。
3.完善法规制度建设。一是基本完成《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落实景区林地生态补偿政策,完成林地补偿面积确权到村到组工作。
4.落实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联合两区林业部门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共摸查疑似问题图斑14个。配合市区两级自然资源部门落实对苏仙岭景区周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配合苏仙区政府完成了有缘农庄违建别墅整治拆除工作。
5. 强化执法巡查。开展景区规划范围内执法巡查,巡查发现疑似违法建设问题17个,巡查摸排四清湖旧沙滩疑似别墅1个;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6份,制止违法葬坟3起,控制违法建筑面积2万㎡,对违规问题单位进行集体约谈。
(二)坚持“精”字为纲,改善景区形象品质
树立精品意识,扎实推进景区提质改造和景观维护。
1.提质改造精益求精。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扎实开展景区基础设施提质改造。落实索道原设备设施的资产处置,配合市郴投公司启动索道提质改造工作。票务门禁系统升级更新,景区全面进入电子售票时代。苏仙岭景区完成了白鹿洞地质灾害治理、郴州旅舍、污水管网、供水管网、主游道路灯改造等项目;万华岩景区新建喊泉项目,完成游客中心周边绿化提质、窗花艺廊及漂流点改造、后洞游步道及洞外花池改造等项目,启动岩溶湖周边生态植被恢复项目,精心打造彩色森林景观。
2.日常管护不断提升。投资17万余元,完成苏仙岭古树名木修复保护(二、三期)工作。提质改造景区园林绿化500㎡,抚育81.2亩 ,补栽补植各类花卉苗木4600株,摆放花卉13290盆,除杂46万㎡,养护树木2800株,抗旱保苗350次,浇灌面积10万㎡。加强病虫害防治,投资近20万元治理松材线虫病,完成烟雾熏蒸9800亩次,水剂防治600亩次。开展生态科普宣传,完善更新科普牌108块。景区环境卫生实行定人、定片、定责,垃圾日产日清,确保了景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3.开展水质监测。配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在万华岩地下河流域选取13个主要外源水点进行取样观测,收集水位、流速、水化学监测等方面数据,分析确定万华岩景区丰水期和平水期的水化学特征。
(三)坚持“严”字为要,加强景区管理
始终把握“开源节流、精简高效”的原则,严格管理标准,规范管理程序,严格督查考核。
1.严格旅游设施设备管理。翻新了苏仙岭休息亭、万华岩人工湖栈道基础设施,购置高空作业车1台、观光车4台,及时维护供电、供水、照明、监控、网络、票务、广播、应急等设施设备,开展厕所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维护。
2.严格旅游安全底线管理。组织安全生产培训讲座5次,消防演练3次,悬挂、播放安全宣传知识7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3200余份。深入开展了8项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安全生产“一单四制”得到全面落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活动42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84处,向驻景区单位、经营点发放安全告知函及通知12次,修复防火线20.85万㎡,增设安装3处防火监控摄像头。全年景区无安全事故。
3.严格落实综治平安建设工作。顺利完成南禅寺禅道方丈圆寂一周年追思法会的安全维稳,积极开展郴州市第二届平安单位创建活动,市政法委增补我处为“第一届郴州市级平安单位”,邓伟等10户家庭荣获“2018年度苏仙区平安家庭”荣誉称号。
(四)坚持“优”字为首,提升服务水平
始终坚持“游客满意”为目标和宗旨,全面优化景区服务。
1.优化服务技能。加快智慧景区建设步伐,建设了游客入园统计系统,安装了景点语音讲解设备,实施售票多元化管理模式。在节假日等高峰时期,按应急预案保障票、款、卡、零钱的充足,确保入园通道安全畅通。
2.优化服务内涵。积极落实景区门票优惠政策,扩大免票优惠人群,免票旅游人数呈增长态势,接待免费人群16889人,优惠人群15000余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结合景区实际,向市民游客中发放2000份门票价格问卷调查,为推动郴州全域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
3.优化服务创建。组织实施了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基地申报、省文明旅游区创建申报、万华岩摩崖石刻群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积极开展省级文明卫生单位复核、等级旅游区年度暗访复核整改工作。
4.优化服务保障。一是完成转隶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机构改革文件精神,全面完成市城管局隶属划转市林业局后各项工作的交接。二是完成公车改革,制定出台《公务出行实施细则》,严格按照市机关事务局下达的公务用车批复规范使用公务用车。三是落实审计整改。全力配合市审计局对我处主要负责人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落实审计反馈问题的整改。四是加强内部管理。完成固定资产的清理,规范人员编制,规范用工管理;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开展学习培训;畅通投诉处置工作渠道,及时办理市政协提案,市长公开电话、数字城管案件。
(五)坚持“新”字为重,发展旅游品牌营销
立足景区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势,创新营销方式,探索旅游结构转型发展的新方向。
1.做强新品牌。继续扩大“节会+旅游”品牌影响力,积极举办苏仙岭腊八感恩粥、三八汉服花朝节、职工智跑大赛、橘井泉香中医文化讲坛、郴州市路跑联赛、首届青少年艺术节、迎国庆唱红歌等旅游品牌活动。开展学习强国平台积分免费游览苏仙岭万华岩、“宪法进景区”有奖答题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举办景区唱红歌心向党“快闪”活动。
2.拓展旅游市场。积极联合省内研学机构开发研学旅游市场,接待研学旅游19000余人次;与省内旅游服务公司联合开展“锦绣潇湘·别样郴州”全域旅游卡营销宣传;万华岩景区精心打造网红“喊泉”项目。
3.积极推介景区。以新疆“托克逊”旅游推介会、中国矿物晶体博览会、“5.19”中国旅游日等推介会为契机,对外积极推介景区,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苏仙岭景区“宪法进景区活动先进单位”。建立多媒体宣传模式,在郴州电视台等4家新闻媒体植入景区活动广告,扩大了景区对外影响力。
4.强化媒体宣传。紧紧围绕景区工作动态,向市政府、市城管局、市林业局、市文明网报送简讯115篇,景区微信公众号公布工作信息53条,在林邑城事、郴州林业等媒体微信公众号官网发稿61篇。制作对外宣传的风光片,选送景区作品参与“24h·探索别样郴州”短视频大赛并获得优胜奖。
(六)坚持“强”字为基,开展党的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风景名胜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1.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系统开展领导干部理论武装和学习教育。深入开展“讲政治、树形象、提效能、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
2.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第二批主题教育。每月坚持开展研讨交流,专门印制主题教育应知应会知识200多册,组织开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演讲比赛,组织主题教育应知应会知识测试。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扎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赴湘南起义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组织全体党员到韶山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组织“学习强国书香苏万”竞赛活动。持续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作风建设,持续开展金融领域以权谋私、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提篮子”谋取私利等4项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针对排查出的7个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着力抓好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工作效率监督检查。
5.加强群团组织建设。按时发放工资、足额上缴“五保一金”,落实绩效奖金、综治平安单位奖金、医疗铺底资金的发放,切实做好了职工住院、生日慰问工作,发放慰问金共1万余元,发动干部职工向重病职工捐款3万余元;向一线职工发放防暑物资,组织开展健康体检,购买大病互助金。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9年,我处部分运行维护专项资金当年未支付,主要是景区特殊性质和工程进度影响造成资金需次年结算。
八、下一步改进措施
今后,我处将进一步提高财务及相关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规范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九、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本次绩效评价结果拟在郴州市林业局门户网站进行公开。
2020年8月24日
绩效自评附件1、2、3(2020年湖南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