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政办发〔2007〕29号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加快湖南省数字视讯产业(郴州)基地
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中省驻郴各单位:
为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加速推进郴州新型工业化进程,根据《湖南省数字视讯产业(郴州)基地规划(2005—2010)》(以下简称《基地规划》)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07〕15号)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实施意见》(郴发〔2007〕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湖南省数字视讯产业(郴州)基地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湖南省数字视讯产业(郴州)基地的重要意义
电子信息产业是科技含量高、渗透力强、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员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产业。省委、省政府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之一,并确定郴州为湖南省数字视讯产业基地。建设湖南省数字视讯产业(郴州)基地既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我市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有力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利于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装备制造业,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先进装备制造能力和现代企业管理水平;有利于发挥信息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壮大;有利于促进我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有利于增强后发优势,促进和实现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抢抓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产业结构升级和沿海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促进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明确建设湖南省数字视讯产业(郴州)基地的目标任务
(一)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力争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倍左右;培植15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骨干企业,其中过50亿元的企业1家,过10亿元的企业3家。
(二)主要任务
1.发展一个核心基地。进一步发挥政策优势,扩大开放,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上规模、上档次的核心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产业和企业引进,促进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把郴州出口加工区和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建成全省乃至华南地区知名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到2010年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
2.构筑三大产业集群。一是数字视讯产业集群。依托高斯贝尔、华录数码、台达电子等,引进和承接一批新企业、新项目。重点建设手机、液晶电视、LED产业化、电子电源、蓝光DVD等项目,扩大数字电视机顶盒、卫星接收器等生产规模,引进电子元器件等配套项目,力争到2010年该产业集群的年销售收入超过70亿元。二是节能环保电子产业集群。依托节电半导体制冷、制热芯片核心技术,大力扶持冷杉空调、晶派电子等项目,引进战略投资者,大规模生产节能环保空调、节能环保热水器,力争到2010年该产业集群的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三是电子材料产业集群。依托我市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丰富的优势,开发无铅焊料、银基触头、银焊料、银丝线、贵金属电子桨料等产品,重点支持金箭焊料、金荣材料、格瑞特电子等企业,力争到2010年该产业集群的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
3.建设十大项目
(1)手机生产项目。力争高斯贝尔2007年生产手机100万台,2008年生产手机200万台;加快推进香港莱富集团电子生产基地建设步伐;积极协助高斯贝尔等企业申请3G手机生产牌照,力争到2010年我市手机生产规模达到年产500万台。
(2)移动液晶电视项目。重点支持华录数码生产移动液晶电视机,力争到2010年达到年产200万台以上规模。
(3)数字电视平移及配套项目。积极支持高斯贝尔等企业重点发展卫星电视机顶盒和有线电视机顶盒产品,在机卡分离式机顶盒、高频头、QPSK解调器、MPEG-2解码器、QAM解调器等产品的关键技术环节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加快郴州广电数字电视平移项目建设步伐,重点推进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和数字电视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十一五”期间完成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
(4)无铅焊料产业化项目。推动金箭焊料与湖南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实现合作,加快企业扩张步伐,争取尽快上市,力争到2010年该企业的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
(5)银基触头产业化项目。积极引进湖南有色控股集团,大力扶持西河铅业的改造项目,扩大生产能力,力争到2010年实现200吨的银基触头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
(6)节能环保电子空调器产业化项目。依托郴州冷杉空调公司的核心技术,抓好技术认证和产品标准化制定,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项目建设,力争2007-2008年正式投产,到2010年年产达20万台套。
(7)LED产业化项目。积极争取资兴焦电股份有限公司与台湾浚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开发LED照明材料产业化项目,力促2007年在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开工建设。一期项目建成后,力争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
(8)交换式电源供应器生产项目。积极扶持台湾台达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在郴州出口加工区投资建设生产基地。
(9)DVD、NP3、彩色电视机生产项目。加快推进郴州市博宇成电子有限公司(深圳晨鸿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建设,争取尽快开工。
(10)电子元器件基础项目。在发展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引进一批新企业,加快郴州集成电路、分立器件、连接器件、印刷电路板等的制造加工业发展,完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配套体系。
三、完善政策保障措施
(一)加大招商引资特别是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力度
把开放带动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我市毗邻粤港澳的区位优势,抓住沿海产业加速内移的机遇,加快对接珠三角,主动承接珠三角等沿海产业转移。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并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采取投资、合资、合作、产权股权转让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扩大电子信息产业招商引资。大力推进厂房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鼓励园区、企业和外商到园区建设标准厂房进行招商,引进项目;鼓励有实力的外商来我市整体开发招商;鼓励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实施产业链招商,引进配套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加强电子企业开发力度,建立和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库;加强与外地大中型电子信息企业和行业协会联系,争取每年组织开展电子信息产业专题招商。研究国内外大企业的战略意图和投资意向,找准信息产业国际、国内有知名品牌、有核心技术、有销售网络、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大公司,主动跟进中央企业集团,鼓励和支持战略投资者来我市投资,重点引进国内百强企业和国外知名企业。
(二)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力度
1.对投资超过1亿元、带动产业升级紧缺项目或关键项目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政策。
2.对确定的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上述十大项目用地给予优先保证。市发改委、市重点办、市财政局、市经委、市科技局、市信息化办公室等单位要积极争取将这些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省“双百工程”、省高新技术成果重大专项;要优先申报,积极争取中央、省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电子信息产业引导资金、科技创新资金等专项资金,并切实抓好跟踪落实。建立湖南省数字视讯产业(郴州)基地配套资金,市财政要根据本级财政情况,每年适当安排一定数额产业引导资金,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3.加大金融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项目对接,开展银企洽谈,争取国家开行贷款项目适当向电子信息产业倾斜,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应安排10%以上的担保资金用于电子信息企业贷款担保。
4.扶持高斯贝尔、金箭焊料、金贵银业、西河铅业等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国内外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带动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投入,提高竞争力,争取上述4家企业尽快上市。
5.教育、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引导电子信息企业与职业院校,采取“订单式” 方式,加强技术工人培训,力争近3年培养1万名以上普工和技术工,满足电子信息企业快速发展的用工需求。
6.注重培养和引进人才。人事部门要认真落实人才激励政策,在拔尖人才选拔、高级职称评定上向电子信息企业倾斜。科技部门要积极帮助电子信息企业申报高新企业产业化项目和成果。各有关单位要为高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营造良好的创业、居住、生活环境,鼓励和支持他们带项目、带技术到郴州投资。
7.贯彻落实国家、省促进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和出口退税政策。科技部门要帮助符合条件的电子信息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国税、地税部门要积极争取电子信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等政策。
8.加大产业引导资金、科技专项资金以及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在资金上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积极探索在电子信息企业较集中的园区建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争取高斯贝尔等企业的研发机构列入省级、国家级研发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推动产业、产品升级和产业聚集。科技部门的科技三项经费要重点支持信息产业发展,并对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少于20万元支持;市发改委要积极争取上级对创新平台和研发中心的支持。
9.实行政府采购政策。凡使用财政性资金和政府主导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在同等条件下,通过政府采购鼓励推广使用本市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10.鼓励市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到我市园区整体开发、自行招商或建设标准厂房,积极引进电子信息企业,并享受市里有关文件的优惠政策。
11.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对重点出口企业要建立“绿色通道”,推行“一卡通”,以最快速度验放通关。要积极争取“属地报关、口岸验收”在郴州出口加工区试点。
(三)加大优化投资环境力度
1.增强园区的载体功能。郴州出口加工区、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郴州经济开发区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的同时,要建设和完善技术支撑服务平台,规划建设一定规模的孵化场地,完善孵化网络,为中小型信息技术企业的创业发展提供集聚支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建设和完善物流服务平台;积极探索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园区开发经营实体,推动园区建设投融资的市场化。
2.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对重点建设项目和骨干企业采取领导挂点、部门联系、上门服务等措施,及时帮助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申报手续报批、征地搬迁、招工、政策落实等实际困难。挂点领导和联系部门每两个月应不少于一次到企业和项目现场进行调研和解决问题。湖南视讯产业(郴州)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重大问题。加强统计工作,促进企业依法、及时、准确上报生产经营情况。市信息化办公室要切实抓好日常调度、综合、协调、督查等工作,及时向湖南视讯产业(郴州)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综合汇报有关情况。
3.优化施工环境。对项目建设环境开展专项整治,依法打击阻工闹事、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行为。各有关企业要主动与项目周边群众联系沟通,营造良好的双边关系。
4.发挥我市优化发展环境举报投诉电话的作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应及时受理、交办、查处各企业和项目业主投诉的政府部门行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投诉电话:12345、12342),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七年十一月十三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信息 产业 意见
抄送:市委各部门,郴州军分区司令部。
市人大各办委,市政协各办委,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
各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各人民团体。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年11月13日印发
责任编辑/h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