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走在创新创优大道上的宜章科技人
我们,是走在创新创优大道上的宜章科技人!我们的宜章,是一个天然科技园。这里有享誉全世界的钨,这里是全国一百个重点产煤县之一,这里是著名的建材之乡,有洁白如玉的大理石,有开采不尽的石灰石;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就是享誉全国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曾经接待过几十个国家的水稻育种专家;这里是有名的旱地农业基地,如果您在这个时候走进我们宜章,您一定会被那望不到尽头的由玉米苗组成的青纱帐所折服;这里还是著名的养殖基地,牲猪、商品鸡、商品鸭、商品牛,养殖小区一个挨着一个,养殖规模越变越大;这里是有名鞭炮产地,这里生产的鞭炮不但替代了海南鞭炮、广东鞭炮,还占领了整个东三省,开拓了河北、河南、山东市场;这里还是著名的水果之乡,杨梅、脐橙随着滚滚车流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我们,是走在创新创优大道上的宜章科技人!但我们却遇到了少有的挑战:编制不够,经费不足,办公硬件比较缺乏,下乡用的交通工具比较紧张,甚至还有些科技干部到现在也还没有住上属于自己的商品房,但这并没有难倒我们,因为我们天生就是一群不怕苦不怕累、能吃苦能受累的科技人。到现在,我们依然不能接受就是,一些领导落伍的思想意识,和一些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找领导汇个报,他说没有时间;找领导要点经费,他说财力紧张;找领导申请个编制,他说难啊,以后再说吧。我们动员老百姓改变落后的生产手段和生产工艺,他说,嘿,你不种田不种土的,能懂什么?我们发动群众引入高效生产项目,他说,行啊,你拿钱来我就干。我们请求老百姓改水改厕,一些群众则说,我们用了几百年的茅草房不是一样能拉屎?是啊,这样的一些回答曾经多少次都让我们哭笑不得。可退一步想,如果所有领导都有了应有的认识高度,所有的群众都把科技当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生产力,还要我们干什么?有困难是正常的,不敢正视困难、挑战困难那才是我们科技人真正的耻辱。于是我们的脸更厚了起来,我们的腿更勤了起来,我们的嘴更甜了起来……这不是因为我们有些奴骨,而是因为我们的理更直了起来,我们的气更壮了起来!于是我们学会了披星戴月,学会了走村串户,学会了怎样和基层干部打交道,学会了怎样动员老百姓改变传统落后的耕作、生活习惯……这不是因为我们有些作贱,而是因为我们懂得了一个科技人的职责,懂得了一个科技人理所当然的付出!
我们,是走在创新创优大道上的宜章科技人!令我们高兴的是,通过我们的努力,一些领导正在改变对科技工作的认识,正在加深对科技工作者的感情,正在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投入与支持,我们的科技工作有了一个越来越宽松的工作氛围,但正是这,反而加重了我们科技人的责任。为了落实这种责任,为了尽快实现科技强县、科技富民的目标,今年以来,我们宜章科技人不断加大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贯彻力度,开拓眼界,拓宽思路,强化观念,创新思维,以先行先试的勇气,以等不得、慢不得的过硬作风,以弯道超车的工作技巧,打破常规,真抓实干,又创造了一批新的业绩,打造出了自己的新亮点:建立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了科技特派员专家库和科技特派员信息服务平台。在激励机制方面,我们把业绩考核与职称、职务晋升、奖励等挂勾;在分配机制方面,我们让技术、资金、信息、市场参与分配;在服务机制方面,我们让科技特派员与科技示范大户、龙头企业、农户相结合,形成风险同当、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与此同时,我们还新增了科技预算,改善了办公条件,通过内联外引,引入了一批加工生产项目,让更多的泥腿子成了不出门去打工的工薪族;通过改进和提高工艺,对一批有影响的生产项目进行提质扩容,让同样的一亩三分地有了更多的收成和笑声……但这还不是宜章科技人最终的追求。我们看到,宜章这片古老的土地科技水平还依然不高,与相邻的科技大县还有相当的距离;一些工矿企业、农民群众还依然在使用着落后的工艺,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依然与小康目标有一定的差距……
万里征程莫畏难,科学发展休彷徨。
脚踏实地开新路,蓝图更新歌飞扬。
这,是对宜章科技人真实写照,更是宜章科技人的不懈追求。朋友们,请伸出你的双手,为正走在创新创优大道上的宜章科技人鼓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