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地震局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郴州市地震局是归口市科技局管理的副处级参公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1人,实有在职人数10人,内设三个职能科室,主要职能为负责全市地震监测、地震应急救援、抗震设防监管等管理职能。
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一是推进地震台后续建设工程;二是进一步开展地震监测和群测群防工作,推进强震台建设;三是进一步开展抗震设防审批和示范学校、示范社区创建、科普宣传工作;四是进一步做好全市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等。
(二)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2018年度部门整体支出319.7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47.96万元,项目支出171.76元。用于保障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工资每月足额发放,并按照规定缴纳“五险两金”等。一年来,我局主要是围绕市防震减灾工作大局,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防震减灾、抗震设防及应急救援等一系列工作。
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一)基本支出
1、基本支出的主要用途、范围以及资金的管理情况
2018年郴州市地震局基本支出147.96万元,其中:人员经费137.14万元(工资福利支出137.14万元),主要用于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奖励金、住房公积金等;日常公用经费10.42元,主要包括公务接待费、工会经费、其他交通费用对个人和家庭补助。
2、“三公”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2018 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10.2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5万元,招待费5.2万元),支出决算为1.5万元,完成预算的14.71%,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 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1.25万元(公务用车购置0台,保有量1台),完成预算的25%;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0.25万元,完成预算的4.81%。 2018 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要求,进一步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全年实际支出比预算有所节约。
(二)项目支出
2018年市地震局项目支出总计171.76元。其中台站建设支出116.15万元,地震专项业务支出55.61万元。主要用于地震监测台建设、强震台建设、地震监测及群测群防、地震科普宣传及示范创建等工作而发生的专项支出,包括:租赁费、水电费、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资料费、水电改造维护费等方面的支出。
我局严格遵守国家、省、市各项财务管理规定,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本着勤俭节约原则,用好每笔项目资金。
三、市本级其他财政性资金实施情况
市本级其他财政性资金主要指用于年初部门预算以外的项目或年中追加项目。
(一)组织情况分析
2018年市地震局无市本级其他财政性资金支出。
(二)管理情况分析
2018年市地震局无市本级其他财政性资金支出。
四、资产管理情况
2018年单位固定资产105.02万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4.68万元。
1.政府采购管理。在采购过程中我单位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计划,采购的固定资产用于办公和开展专项业务工作。
2.资产管理。建立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行专人管理,所有单位资产均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准确、全面开展了资产清查工作,做到了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2018年我单位积极开展各项防震减灾业务工作,利用财政预算资金积极开展各项防震减灾业务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地震台、科普馆建设工程;二是做好地震监测以及群测群防工作,完成强震动观测项目;三是完成抗震设防审批25项,成功创建2所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1所国家级示范学校,1个省级示范社区;四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五是做好地震科普知识“六进”宣传工作。成绩突出,获评全省防震减灾先进市州,我市防震减灾工作更上了一个台阶。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不够细化;
2.资金使用管理没有严格执行预算计划。
七、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1.加强部门预算编制;
2.加强资金监督管理;
3.加强预算专门业务人才培训。
附件2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表
一级指标 |
分值 |
二级 指标 |
分值 |
三级 指标 |
分值 |
评价标准 |
指标说明 |
得分 |
投入 |
10 |
预算配置 |
10 |
在职人员控制率 |
5 |
以100%为标准。在职人员控制率≦100%,计5分;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在职人员数:部门(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厅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 |
5 |
“三公经费”变动率 |
5 |
“三公经费”变动率≦0,计8分;“三公经费”>0,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0.8分,扣完为止。 |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100% |
5 |
||||
过程 |
60 |
预算执行 |
20 |
预算完成率 |
5 |
100%计满分,每低于5%扣2分,扣完为止。 |
预算完成率=(上年结转+年初预算+本年追加预算-年末结余)/(上年结转+年初预算+本年追加预算)×100%。 |
5 |
预算控制率 |
5 |
预算控制率=0,计5分;0-10%(含),计4分;10-20%(含),计3分;20-30%(含),计2分;大于30%不得分。 |
预算控制率=(本年追加预算/年初预算)×100%。 |
4 |
||||
新建楼堂馆所面积控制率 |
5 |
100%以下(含)计满分,每超出5%扣2分,扣完为止。没有楼堂馆所项目的部门按满分计算。 |
楼堂馆所面积控制率=实际建设面积/批准建设面积×100% 。 |
5 |
||||
新建楼堂馆所投资概算控制率 |
5 |
100%以下(含)计满分,每超出5%扣2分,扣完为止。 |
楼堂馆所投资预算控制率=实际投资金额/批准投资金额×100% 。 |
5 |
||||
预算管理 |
40 |
公用经费控制率 |
8 |
100%以下(含)计满分,每超出1%扣1分,扣完为止。 |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 |
8 |
||
“三公经费”控制率 |
7 |
100%以下(含)计满分,每超出1%扣1分,扣完为止。 |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
7 |
||||
政府采购执行率 |
6 |
100%计满分,每超过(降低)5%扣2分。扣完为止。 |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 |
6 |
||||
管理制度健全性 |
8 |
①有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2分; |
|
8 |
||||
过程 |
60 |
预算管理 |
40 |
资金使用合规性 |
6 |
①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②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③项目支出按规定经过评估论证;④支出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⑤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
|
6 |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
5 |
①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1分;②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1分;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1分;④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1分;⑤基础数据信息和汇集信息资料准确,1分。 |
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
5 |
||||
产出及效率 |
30 |
职责履行 |
8 |
重点工作实际完成率 |
8 |
根据绩效办2016年对各部门为民办实事和部门重点工程与重点工作考核分数折算。 |
|
8 |
履职 效益 |
10 |
经济 效益 |
10 |
此两项指标为设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共性要素,可根据部门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
5 |
|||
12 |
行政 效能 |
6 |
促进部门改进文风会风,加强经费及资产管理,推动网上办事,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效果较好的计6分;一般3分;无效果或者效果不明显0分。 |
根据部门自评材料评定。 |
5 |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
6 |
90%(含)以上计6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