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科技创新风帆 促经济社会发展
在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指引下,我市综合分析科技事业发展趋势,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提出了“忠诚、友爱、创新、创优”的科技行政管理文化理念,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氛围影响下,我的身边涌现了许多为科技创新工作默默奉献的同志,他们奋斗在最基层的战线上,从真正的实际劳动中总结出经验,创新工作方法,蒋福元、曾石松同志就是他们当中的代表。
被誉为“汝城袁隆平”的蒋福元同志,经反复论研究实践,改写了过去部分农业、气象专家认为海拔300米以上不适应双季杂交稻栽培的历史,又解决了国内当时两系杂交稻制种难题,使汝城杂交稻种植及杂交稻制种产业飞速发展,并得到了袁隆平院士的肯定,该项目推广后解决了10万农民的温饱问题。此后,又采取土办法,解决了红薯在汝城县境内种植不现蕾开花的难题,累计为群众增产粮食数万吨。经专家鉴定该项成果达到国内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在郴州市首创,获得了郴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县高级农艺师曾石松,是位集毕生精力于科技事业的老科技工作者。在开展汝城白毛茶野生资源调查工作时,与课题组成员徒步走进大坪林场九龙江村、三江口镇兰洞村的深山老林里,茂密幽深的原始森林荆棘丛生,有时连小路都找不到,他们只得拿着砍刀开路,手被刺伤了,鲜血直流,他咬着牙坚持;身上被毒虫咬伤,他忍受着钻心的痛痒……肚子饿了吃点饼干,渴了就喝口垅坑水,经常是天刚蒙蒙亮带上饼干上山寻找采取短穗,返回时已是天黑,为保证成活率,连夜打手电也得将短穗插下去,如果实在赶不回来时,晚上就睡在野猪棚上过夜。记得有一次遇上大雨,身上的衣服湿透了,夜里刺骨的山风袭来,他被冻得直咬着牙哆嗦,感觉几乎都麻木了,心里却有个声音在呼喊:不放弃!不能放弃!在这样超常的毅力下,经过连续几个月的艰苦工作,完成了野生白毛茶的分布面积调查和采标本、采接穗、摘果子、野生移植等任务。今天,当我们悠闲地品尝清香淳正的白毛尖茶时,又怎么会想到这位现在看来依旧平凡朴实的科技工作者曾经付出的艰苦!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促进了科技创新,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百姓,也增强了他服务基层农村农民的本领。近两年,他申请了5件发明专利,填补了我县农业技术发明专利的空白。2006年被评为国家星火科技先进个人,2008年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
原国家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选曾经说过,如果每个科技人员从事工作都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各项工作都会出成果。国家学部委员方心专家说过,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研究的课题。因此,把为群众解决难题,提供科技服务作为事业的宗旨、人生和工作的乐趣,这样才会有领导的支持,社会的拥护,群众的欢迎。我们郴州的科技工作者在县市科技工作实践中,认真践行科技发展观,坚持按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开展了“爱科技、促创新、争贡献”主题活动,掀起了“比思想,看献身科技的精神强不强,比能力,看服务科技的水平高不高,比作风,看推进科技的工作实不实,比绩效,看发展科技的贡献大不大”的争优创优热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文件。近年来,郴州科技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以高斯贝尔、华录数码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东江鱼、临武鸭、裕湘面、苏仙油,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立足现代,注重创新,打造品牌,发展特色,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进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科技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
科技工作与其它行政工作相比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就是要具备知识性和专业性,其次对科技工作要有热心,做事要专心,服务要耐心,解决问题要有诚心,最终要有事业心。具备了以上这些条件,才有了真正做好科技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蒋福元、曾石松等,包括在坐的科技工作者,我们都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添砖加瓦,让我们本着忠诚、友爱、创新、创优的科技行政理念,扬起科技创新的风帆,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继续为建设郴州成为湘、粤、赣省际中心城市、湖南最开放城市的目标努力,为实现科技兴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