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城建设”首当其冲的是科技文化中心的建设,用创新与科技打造郴州市更新更闪亮的城市名牌,打造更多的“银都”、“钨都”,引领产业发展,赢得更多的话语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将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八项任务的第一条。努力把郴州建设成为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着力创新引领和科技支撑,把“创新型城建设”与“两城建设”溶合起来。
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我认为“创新型城市”与“两城建设”有不同的则重点,但实现郴州科学跨越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郴州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郴州要在现有的水平上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突破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实现弯道超车,首先就是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使自主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真正实现发展模式由投资拉动和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以此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跨越发展上来,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处于“6+5”区域的汝城科技工作,在“两城建设”中,要围绕市政府《关于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等推动自主创新政策措施的落实。以及市科技局“着力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着力提升郴州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着力强化科技在郴州科学跨越发展、加快富民强市步伐中的经济功能。”的工作思路,结合目标考核,建立好欠发展地区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扎扎实实工作的落实。一是着力先行先试,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认识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切实增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着力掌握科技工作发展的趋势,探索推动科学发展的新方法和新举措,大力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氛围,力促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形成敢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开放包容、崇尚竞争的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氛围,为加快发展提供创新精神动力,力争在新起点上实现科技跨越;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建立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的工作机制。结合科技工作实际,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如何推进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工作、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以及科技研发中心建设等课题展开调研,要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在继承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切实推动创新,努力开创全县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重点围绕如何促进汝城经济跨越发展,确立新标杆,制定新目标,落实新措施,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充分依靠和发挥科技进步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通过科技创新试点示范建设,使本地科技创新能力适应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科技资源的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加,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区域支柱产业有更大的发展。
1、继续推进科技工作挂点联系机制,搞好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试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协调与服务促进金龙铁合金公司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科技研发机制提高创新水平,推动全县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的发展,搞好沙州村建设新农村科技示范建设,发展生态种养业,推动全县绿色农业的发展。
2、狠抓科技项目管理服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科技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重要载体,紧跟国家和省产业政策走向,在项目建设上坚持重点突破和点面结合上下功夫,了解企业新产品开发及科技项目实施情况,帮助企业认真做好各类计划项目的筛选及组织申报工作,争取各级计划立项和资金到位。对列入2008-2009年国家星火科技科技计划(指导性计划)即:龙丰生态公司的“汝城县年产十万头良种仔猪技术研发”和县林科所的“高山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研究开发”两个项目搞好跟踪服务,搞好省级“优质高产油茶优良新品种示范”项目,使优良品种在全县新建5万亩油茶基地中推广,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
3、努力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深化完善产学研合作体系。以开展“产学研结合促进年”活动为切入点,帮助金龙铁合金公司、龙丰生态、纯正木业等企业与中南矿治研究院、中南工大、湖南农大、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深化产学研联系。促进全县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
4、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步伐。开展规模以上企业的走访、座谈,深入了解全球经济危机给我县企业带来的影响和困难,了解企业的科技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技服务。继续抓好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服务加大科技项目申报力度,争取在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上有新突破。
5、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力度。搞好专利的申请服务,确保我县专利申请量的稳定和增长。搞好专利的实施服务,重点帮肋新申请专利的实施,协助玻璃门锁专利转化成产品投放市场,通过典型带动,鼓励我县专利发明人,特别是拥有专利的务工返乡人员将专利转化成产品或生产力,争取把我县列入市级或者省级专利试点县,促进创新与创业
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承接产业转移打造科技平台,提高招大商、外商的服务强度。充分利用技术市场和各种关系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实现招商引资的突破。
7、进一步加大科技宣传工作力度,认真开展好送科技下乡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汝城科技网等媒体形式,加强对科技工作的宣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对实施新修订《科技进步法》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张旗鼓地宣传科技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宣传科技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把科学技术渗透到基层、渗透到农村、渗透到千家万户。
2009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