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郴州建设成为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即“两城”建设),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知识产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两城”建设必须重视科技创新,重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两城”建设需要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为支撑保障。郴州知识产权事业要努力夯实“三个基础”,谋求科学跨越发展,努力建设湘粤赣省际区域知识产权强市。
基础设施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前提。就知识产权来说,基础实施主要体现在机构、队伍和阵地建设。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郴州的知识产权机构队伍建设成绩显著。但与“两城”建设目标要求相比则任重道远。1985年在原郴州地区科委设立了专利管理站,1988年更名为专利管理处,1996年升格为副处级,更名为郴州市专利管理局。2002年更名为郴州市知识产权局,编制由原来的6人增加到9人,到2007年调增至11人,2009年超编进1人,目前共有在职在编12人。市知识产权局是市政府授权主管全市专利工作和协调统筹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部门,归口市科技局。全市11个县(市、区)有5个明确成立了知识产权局管理机构。相比湘粤赣省际邻近城市,韶关市科技信息局、知识产权局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下设9个科室,另单独成立有知识产权科,有专利代理机构,9个县(市、区)早在2005年就由政府下文明确在县(市、区)科技局加挂了知识产权局牌子。赣州市2001年成立了知识产权局(比江西省知识产权局2005年成立还早,湖南是1996年),为副处级单位,归口市科技局,9个编制,县(市、区)尚未成立专门机构。与韶关、赣州相比,郴州的机构和管理队伍不处于劣势,但郴州没有专利代理机构,缺乏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要成为区域知识产权中心必须3个城市中率先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和知识产权维权法律救助中心等机构,而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将会是十分艰巨。
基础产业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关键。产业发展直接决定着一个地方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水平。在我们国家越是发达地区,知识产权事业就发展越好,工作越有成效。江苏、广东、上海等明显走在全国先进行列。2008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1208万件,广东省专利申请量超过10万件,江苏苏州市超过4万件,华为公司一个企业就超过5000件,而湖南尽量较上年增长24%,仍只有1.4万件。就目前来说,郴州、赣州、韶关产业发展比较靠近,难分仲伯,韶关在广东属欠发达地区,因广东产业发展速度快,对其带动和推动也就大。赣州同样属欠发达地区,因其辖18个县(市、区),资源丰富,份量重,在江西省有位置,发展空间大。2008年,郴州专利申请568件,专利授权230件。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县3个,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韶关市专利申请近450件,授权近250件,拥有PCT申请(专利国际申请)2件,拥有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县2个,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赣州市2008年专利申请近400件,授权近200件,居江西省市州前列。郴州专利申请近几年来连续高速增长,基础较大,后期发展的压力也大,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推进专利技术的创造与产业化,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才能维持专利申请的强大后劲,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才会有产业前提和基础。
基础工作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保障。这些年来郴州知识产权基础工作做得扎实,在省里也就得一定的位置,但近几年由于各市州发展步伐都在加快,我市的工作事实上已处在中等或是中等偏下的位置。而韶关知识产权工作来势好,赣州的工作潜力很大。
对比“三个基础”,郴州要成为省际区域知识产权强市,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大力贯彻实施国家、省和我市知识产权战略,争取做知识产权强市。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为总览,立足郴州“两城”建设目标,全面实施知识权产增量提质、知识产权产业化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培育、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建设等六大工程。力争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以上,专利授权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到2015年全市每10万人年专利申请量超过30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明显增加,高新技术企业和骨干企业集团都建立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技术。通过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努力将郴州建设成为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丰富、转化渠道畅通、产业效益显著、工作体系完善、发展环境优良的知识产权强市,为郴州“两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构筑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制环境。在加强和充实市知识产权局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县(市、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落实人员编制和经费,同时把现有知识产权管理网络向各骨干企业延伸。争取成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争取规划建设市级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和知识产权展示交易中心,提升知识产权指导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整合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力量,建立反应迅速、统一协调的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协作机制,为保护知识产权营造良好环境。
第三,积极推进专利技术创造和产业化,助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推进企业专利技术的创造、实施和应用为切入点,指导和扶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加快发展步伐。抓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积极培育一批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和园区,推进企业和园区成为专利申请和实施的主体。加强知识产权与科技、经济的结合,选择对我市经济及产业机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选择一批外向型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关键技术项目,针对本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竞争对手现状,指导和帮助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开展知识产权预警研究,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市场开拓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推进知识产权事业全面发展。积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郴州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对照创建条件要求,制定落实实施方案,整体提升我市知识产权工作水平。继续开展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县的创建工作,扩大创建比例,整体推进县(市、区)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
郴州市知识产权局
郭昱飞
2009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