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两城建设”,努力做好工作
在把郴州建设成为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这场伟大的改革进程中,市科技局作为政府科技管理职能部门,需要对全市的科学技术活动进行更科学的规划、计划、领导和组织调控,积极服务郴州科学跨越发展、加快富民强市工作大局;积极服务把郴州建设成为“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使全市科技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技术市场管理工作是科技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也是我市两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198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市技术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建立了市、县两级技术市场的管理机构,构建了技术市场管理体系;技术市场法规、政策保障和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技贸队伍逐步壮大;技术交易日趋活跃,技术贸易额稳步上升;对促进我市经济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我市技术市场经历了开拓兴起,逐步发展,日趋繁荣阶段,但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的重要渠道,要达到“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1、认识观念问题
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仍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我市技术市场的发展。至今,仍有不少人重计划,对技术市场的市场机制、管理、流通研究不够、过问不多,有不少人对技术商品区别于有形商品的特殊性、技术市场的公益性认识不深,总认为技术市场与菜市场、建材市场等有形市场一样,既然是市场,就是要自己赚钱、自己养活自己,看不到技术市场的效益是潜在的、间接的,看不到技术市场自身效益低微性和社会效益的显著性;愿花大钱引进、不愿花小钱消化创新;科研机构从市场到市场的观念还不够强,成熟度高的技术缺乏,技术组装集成的本领不强,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复合科技人员欠缺。以上问题致使我市技术市场处于不适应跨越发展的需要。
2、体制问题
目前,我市技术市场的管理体系、中介体系、经营体系虽已形成,但还不健全。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从成立以来一直是具有完全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目前全省14个市州只有郴州、常德还是事业编制,其它12个地市都为行政编制。体制不畅影响了行政执法的开展。作为事业单位,除工资外,既无财政拨款,又无收费项目,使技术市场的管理工作艰难。技术市场的管理、中介、经营人才匮乏;机制不活,特别是技术中介组织十分薄弱,技术经纪机构、技术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技术贸易机构总体不强,尤其是研究开发型技术贸易机构发展缓慢。所有这些都制约了我市技术市场向更高层次发展。
3、环境建设问题
常设技术市场有场无市的问题没能有效解决;作为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网上技术市场”尚未完善;影响了技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技术市场配套扶持政策尚不完善。技术市场环境存在有规定有政策、但落实不力现象、形同虚设。在新形势下,市科技、财政、工商、税务、金融、审计、物价等职能部门应怎样落实有关规定、政策,共同扶持技贸机构,加速培育我市技术市场发展,有待进一步研究制定。
4、资金投入问题
技术市场自身建设、技术市场交易场所、公益性的常设技术市场和某些中介机构也因缺乏专项资金支持,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技术市场买卖双方的信贷担保、保险,技术产权交易等有待研究专项资金扶持。
为了加速培育我市技术市场发展,我们应着重做好几方面工作: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技术市场发展的政策环境。充分认识技术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技术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技术作为商品的价值。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各项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以《合同法》为依据,按照国家提出的“放开搞活扶持引导”的技术市场发展方针和规范市场行为的要求,研究制定技术市场管理办法,成立工商、税务、财政、金融、审计、物价等部门参加的技术市场领导小组,联合制定和落实扶持技术市场发展的配套政策,推动我市技术市场的快速发展。
二是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科技体制。从职能、机构、人员、资金落实等先行解决技术市场基础条件问题,加速建立健全技术市场的管理体系、中介体系、经营体系,并在深化体制改革中逐步解决技术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三大问题。
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公益性的常设技术市场。技术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技术市场的公益性,技术市场的建立主要靠政府扶持。在加大技术市场的建设的同时逐步建立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技术经纪事务所、技术评估机构。进一步规范我市技术市场,实行技术合同登记制度、技贸机构年检制度、技术准入制度和税收、信贷、奖励优惠制度。
四是建议政府建立技术市场专项资金。每年核拨技术市场专项资金用于技术市场买方的贴息贷款和各种技术市场壮大中介队伍活动经费。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技术交易的开展。
五是培育、壮大中介服务队伍。科技中介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为提高从业人员的中介咨询知识、经验技能、及创新能力,要不定期的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推动社会力量按照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并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不断发展壮大中介队伍。
六是重点扶持、带动技术市场整体水平提高。技术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引导。政府在政策、信贷、税收等方面对一些发展好的技贸单应给予重点支持,以带动技术市场整体水平的提高。
为把郴州建设成为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 技术市场管理当前主要工作:
1、培育和完善技术市场、为两城建设营造优良的社会服务体系和政策环境。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技术市场政策, 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强技术市场政策服务,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贸易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使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更紧密的技术合作和依托关系,通过加大对技术引进、自主创新的投入,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2、加强技术市场网络建设,提升技术市场网络交易。进一步开展与深圳南方国际技术市场交易网络对接与合作; 开展网上项目交流交易与合作;争取发布技术项目100项,成交10项;全面推行技术合同网上登记,完成技术合同500 项,技术贸易额 2亿元。
3、加强技术市场监管和科技中介机构管理。进一步规范技术交易行为,发展中介机构,活跃技术市场。健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中介服务体系。推动以郴州市常设技术市场、郴州市科技专家联谊会、郴州市生产促进中心、郴州市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等为代表的科技服务机构快速发展;
4、推进农村技术市场快速发展。大力开展农村技术市场工作,根据农村量大面广的科技需求, 充分整合和利用农业科技服务资源, 建立以信息网络平台、技术支撑团队、科技信息窗口和科技服务组织为主体的多形式、多层次、网络化、高效能的“四位一体”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技术商品化、产业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使农村技术市场真正成为农村转化科技成果的重要渠道。
5、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需求对接。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建立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库,组织“企业大学行”等技术交易活动,将对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作为科技计划立项的参考;对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通过技术交流合作平台,服务供需各方,通过政策、资金引导,促进产学研合作,推进产业技术进步。 扩大对外技术交流,以开展网上交易,组织企业参与技术交易会,科技招商等形式,推动企业进入技术市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市委市政府提出“把郴州建设成为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确立了郴州奋勇前进的宏伟目标,指明了郴州改革发展的美好前景,明确了郴州富民强市的战略举措,拉开了郴州科学跨越发展伟大征程的历史大幕。让我们围绕奋斗目标,努力做好技术市场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科技管理职能,为郴州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市场办
2009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