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两城建设”
近几年来,我市的发展步伐与全国、全省及周边地区存在一些差距。目前,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为缓解国内经济下的压力,国家将增加投资、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我市面对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省委、省政府赋予郴州先行先试的重大机遇。市委市政府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提出要努力把郴州建设成为“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是一个审时度势的重大决策,为推动郴州科学跨越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郴州有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即有国内最繁忙的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有在建的武广高速铁路、107、106国道以及规划在建的3条南下高速公路、东西走向的厦蓉高速等;郴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4种战略性资源居全国之首,水能资源开发量居高,旅游资源有独特资源,比周边赣州、韶关地区相对突出略有优势。郴州还有技术人才优势,湖南是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从有色金属工业的科研教育到勘探选冶已有完整的体系,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郴州依托全省的技术、人才和产业链支撑,其有色工业盖过了赣州和韶关。郴州还有政策优势,省委省政府把郴州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试点并支持郴州先行先试,“把郴州建设成全省最开放城市”为我市新一轮改革开放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大大提升了郴州在全省的地位和影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郴州要建设成为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还是有可能的。
刚刚结束的市人大、政协三届三次会议进一步达成了“两城建设”的广泛共识,进一步明确了“两城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目标定位,即基本内涵是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承载功能全、社会风尚好、生态环境美。“两城建设”的主要标志是经济的外向度、城市的首位度、人才的集聚度、要素的活跃度、对外的知名度、形象的美誉度、群众的满意度、社会的安全度,形成区域交通中心、物流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特色产业集聚地、休闲渡假旅游目的地。就是说要让周边地区的人和经济都向郴州汇集再分流再汇集。如此突显郴州特色,形成周边地区有的郴州有,周边地区没有的郴州也有。
要把郴州建设成全省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首先要制定最开放的政策,营造最宽松的环境,要有最开放的思想观念。要把戴书记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作为郴州思想观念大解放的动员令。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加强对干部的使用和保护,特别是市领导和参与决策层的领导,要让这些人消除顾虑,敢于大胆先行先试、敢闯敢冒、敢挑担子。二要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郴州“先行先试”的机遇,作为科技部门要争取在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方面率先取得突破。目前,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工矿企业面临减产、歇产,我们科技部门可以大胆地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研制。努力改变其粗放的加工方式,发展精深加工。努力向上级科技部门争取更大资金、技术支持。郴州也可以先行先试,对一些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给予科技补贴政策予以重点扶持。三要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技推广力度,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以科技信息网络平台、技术支持团队、科技信息窗口和科技服务组织为主体的多形式、多层次网络化、高效能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为推动两城建设做好科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