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思路
我区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以“争创国家级、实现新跨越”为总目标,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发展为要、产业为重、招商为主、党建保障,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财税增收”三大重点工作为抓手,全力“兴产业、强实体、提品质、增实效”,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健全的现代产业体系,抢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核心示范区机遇,努力推动园区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创园区经济工作新局面,争当建设“五个郴州”的主力军。
(二)主要目标
1、保持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完成技工贸总收入约680亿元,同比增长约12%;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9%;完成实交税金约7.5亿元,同比增长约7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43亿元,同比增长约18%;完成招商引资总额约62亿元,同比增长约12%。
2、力争开放型经济领跑全省各园区,确保外贸总额突破 20亿美元大关。
3、按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任务分解表》的要求,继续对5项一级指标、53项二级指标,逐条分解落实任务,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确保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经开区。
4、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二期)基本建成,确保新引进项目正式投产。
(三)主要工作重点
1、集中精力推动创国工作。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培育期马上到期,因此,我们要抢抓一切可以抢抓的机遇,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优势,背水一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是争取一切支持力量,务必要集中精力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及省商务厅的大力支持。二是继续扩大外贸优势。我区外贸已连续多年居全省园区前列,2018年完成18.1亿美元的外贸进出口总额,2019年,我们将继续努力把我区外贸工作做大做强。三是继续做好基础工作。要严格对照国家级经开区的考核体系,对5项一级指标、53项二级指标逐项分解完成达标,力争各项考核指标名列前茅。同时,优质、高效地编制申报资料并逐级上报,力争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2、集中精力抓实项目建设。2019年,我区拟安排了56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产业项目27个,预计总投资19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亿元。一是抓紧推进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二期)、希望住工(二期)、奥美森(郴州)工业园(二期)、三九制药异地技改、阳普医疗健康产业园、星源科技园、首创异地技改、熊本智能、鑫泽科技、日本神田株式会社中国区总部及研发中心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二是坚持强抓机制。严格落实重大项目“五个一”“一单五制”工作机制,定期调度、现场办公,督促限时办结,逐个解决项目推进问题。三是坚持强抓环境。切实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强化政务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3、集中精力抓主导产业,抓产业转型。产业是我们的立区之本。一方面,抓主导产业,2019年的重中之重还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保持定力,坚持久久为功,全力向前推进,切实把这个产业做成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特色优势产业。同时,集中力量和资源抓龙头、抓重点,争取尽快形成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抓产业转型。重点是引导宇腾有色、新田岭钨业等有色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速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4、集中精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继续坚持招商引资“第一菜单”。一是突出精准招商。当前,园区的土地、厂房等资源都十分宝贵,尤其是突出招商引资的精准性。瞄准湖南“5个100工程”战略目标,紧紧围绕主导产业,突出“高新”“高端”“高质”,紧盯跨国集团、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擦亮眼睛精挑细选,优中选优、招大引强。尤其强调的是必须守住安全、环保底线,对安全生产隐患大、对环境有污染的项目,坚决不能引进。二是突出链条招商。“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找准行业龙头企业及产业链互补企业进行招商,形成上下游产业链集聚效应,凸显特色产业招商优势。三是突出“以商招商”。“金杯银杯,不如客商的口碑”。归根结底就是注重优化政务服务,不断打造优良的投资发展环境。在建立“亲”“清”政商关系的同时,加强与企业家们的交流、沟通、服务,秉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的亲商理念,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推动“以商招商”。四是继续推行“定制服务”,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两个主导产业,为企业提供系统综合性的“三定”服务,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研发共享、市场共享、创投共享“五个共享”,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5、集中精力打造双创“洼地”,激发发展活力。充分发挥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金字招牌”作用,打造创新创业“洼地”。一是“筑巢引凤”。加快创新创业园二期建设,加速推进五岭电商基地二期建设,规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壮大电子商务产业规模。二是服务升级。加强元贞公司建设,完善现代公司制度,实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融资服务等7项“全天候、零距离、保姆式”到“母亲式”的创业孵化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三是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从租金减免、公共服务、专家指导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着力打造创新成本低、创新人才聚集、创新成功率高的创业“梦工厂”。依托元贞公司成立园区创投基金,通过产业投资、股权投资、金融投资等多种资本运营手段,对园区成长性企业进行投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6、集中精力强力推进产城融合项目建设,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继续发挥产城融合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抢抓一切时机,推进产城融合项目建设,争创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样榜。一是抓好产城融合规划。以“多规合一”为契机,按照宜居、宜商、宜业的现代产业新城要求,统筹规划二、三产业布局。通过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有效整合园区空间土地资源,让园区科学合理一体化发展。二是完善园区配套功能。坚持“产城融合、产城互动”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城市的标准打造新型园区,加快道路、地下管廊、公交、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引进社会资本开发。引进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参与商业综合体、医院、教育、文化建设。重点推进船洞片区、城前岭片区的三产开发,提升园区形象、推进产城融合、开辟园区税源。
7、多措并举筑牢安全生产防线。采取切实措施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区直部门和区内企业年初向管委会主任递交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和责任,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级级压实。二是通过安全生产打非治违“百日行动”和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严格按照要求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执法。三是开展区级领导带队、部门参与、企业自查自改的安全生产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力争全年不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8、强化党建保障,增强园区活力。一是继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不断在真“学”实“做”上深化拓展。始终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的有力抓手,切实解决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使非公企业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显著增强。二是继续建全组织。按照市“两新”工委要求,依托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团组织,积极开展党的工作,推动企业建立党组织,实现“两个”覆盖100%的目标。三是规范建好阵地。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规范建设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场所。按照市“两新”工委要求,建成多个符合“三区一校七室”要求(“三区”即党建成果展示区、党员群众活动区、公共事务服务区,“一校”即企业党校,“七室”即多功能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工作室、网格信息室、阅览室、谈心室、健身室)的区域性、开放性、综合性党群活动中心。四是抓好基层党组织日常管理。注重督促指导基层党支部开展好党员和日常党务管理工作,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和党费收缴管理工作,做好党员基础信息采集和系统录入工作和统计工作,督促基层党支部开展好“三会一课”基础工作。
9、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将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纪委和省委、省纪委,以及市委、市纪委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纪检监察室组织协调”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真正做到切实把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担当好、履行好、落实好。一是将进一步带好、管好、用好干部队伍,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把权力关进笼子,把执纪落到实处,确保真正实现权力运行的法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加强与班子之间、管理干部及基层员工之间的沟通,努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用干部职工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跟他们交流,做到消息畅通,及时发现问题,预防问题,做到抓早抓小、关口前移,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找本人核实、谈话、函询避免违纪事态恶化。三是教育好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确保政令畅通,在全区上下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