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苏仙区统计局全面推进“四型”机关创建工作,围绕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着力提升统计服务能力,全局上下掀起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实干型”机关热潮,形成了认真学习、优质服务、勇于创新、团结务实的良好工作氛围,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由于各项工作开展卓有成效,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亲临苏仙区指导工作并对该区统计基础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
一、提升队伍素质,创建学习型机关。今年以来,全局坚持开展每周学习日、每月调度点评等例会制度、实行每月信息和分析上报及采用情况通报制度,制定完善干部职工岗位职责、百分制量化考核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3月份派出5名同志专程奔赴长沙、株洲、湘潭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认真学习并借鉴三市在城市经济发展及统计工作方面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统计服务水平及统计分析能力,7月份特邀市统计局相关专业科室领导到我区进行专题讲座,让大家广泛吸取讲座的新观点、新思维,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正能量”。今年,共举办全区统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班7次,培训人次达500多人次,大大提升了广大统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二、提高服务水平,打造服务型机关。为区委、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深入研究该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努力打造判断准、分析透、视野宽、质量高的统计分析精品。今年1-9月共撰写统计信息及调研分析190篇,被省统计局网站采用22篇,被市统计网站采用141篇,同时被区委、区政府采用并用于工作决策的有30余篇。局党组书记、局长雷翔雄撰写的《关于发展苏仙区区域经济的初步设想》调研文章引起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并用于指导全区相关工作。与此同时,发挥统计工作优势,运用月度、季度、年度统计数据和信息,及时发布全区社会经济运行情况。精心做好第二次经济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开发应用以及分析研究等后续工作,全面系统地反映“十一五”时期苏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编印出版了《郴州市苏仙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郴州市苏仙区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集》、《郴州市苏仙区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资料汇编》、《苏仙统计年鉴—2013》。加大对综合绩效评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区域经济、民意调查等工作力度,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大量第一手资料,全面提升了统计服务能力。
三、转变思想观念,成就创新型机关。该去区以创新为动力,用创新提效能,加强改革创新。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与以往历次普查相比,在组织方式、侧重点和技术手段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首次全面使用手持PDA电子数据采集设备。针对新特点和新要求,对“两员”的选聘推出新举措。采取老中青人员相结合的形式,安排既熟悉村(社区)环境、有普查经验的人员,又能熟练掌握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普查业务技能的年轻人员。在经济普查宣传发动中打破常规,通过网络、电子显示屏等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同时,利用手机短信平台群发消息,使广大群众普遍了解和知晓经济普查,对部分仍有疑虑、不积极配合的普查对象,我们变被动为主动,当场向其发放承诺书并作出郑重承诺,积极争取普查对象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同时,实现资源整合协调发展,将经济普查工作与“四上”企业清查、乡镇、街道统计站规范化建设达标、小康考核工作有效结合,纳入到全区年终综合绩效目标考核范畴。
四、强化责任意识,铸造实干型机关。有为才有位,实干才是硬道理。创“四型”机关活动开展以来,全局积极开展统计调研活动、“统计双基建设提质年”和“统计开放周”、“六五普法”宣传等活动。认真参与省统计局组织开展“我与《统计法》”征文活动,以个人学习和实践《统计法》中的经历、感受、体会和期待,很好地完成征文活动。与市统计局联合举办了第四届“中国统计开放日”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了《致苏仙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对象的一封信》、《统计法学习资料》以及《统计在您身边》宣传资料500余份,向广大市民普及了统计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等知识。通过精心打造平台,强化“三个服务”主题,全面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服务水平和统计公信力。今年7月,由区监察局、区法制办、区统计局和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统计执法检查组,对辖区内40多个单位开展统计执法活动,依法查处违法违纪单位和个人,净化了统计工作环境,有力促进了《统计法》的宣传工作,全方位展示统计服务决策、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