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仁县农村公路建设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截止10月底,安仁县已完成县乡道59.9公里的建设任务,完成投资4790万元,占市年度目标考核任务30公里的199.6%,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129.8公里,完成投资7298万元,占市年度目标考核任务40公里的324.5%。
今年以来,安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全县各级各部门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一是落实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县交通运输局明确2名副局长主抓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从系统抽调7名工程技术人员专抓农村公路改造建设。明确了各建设项目的责任单位,每一个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都明确了一名局领导和一名工程技术人员作为责任领导和责任技术人员,并把交通项目建设情况纳入各责任单位年度考核内容,把各项目的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技术人员全部对公众公示。各项目建设的责任人员都向县交通运输局递交了责任状,责任领导、责任人和责任技术员分别按照每个项目2000元、1000元、600元的标准交纳责任保证金。年终将按照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奖罚,对不能完成任务且情况严重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过错责任。
二是加大投入,严格通乡公路建设标准。在省市未下达通乡公路建设计划而只下达通畅工程计划的情况下,安仁县没有按照通畅工程的标准建设通乡联网公路,而是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投入建设资金1600多万元,严格按照通乡公路的标准(即路基宽度不小于6.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5米的标准)启动了豪山至垄下、枫树至洋际、平山至消湾、木子塘至安平、双排山至藕塘深、龙海至平山、玉峰至石冲、渡河至月轮岩和潭家至岸下等10条通乡联网公路32公里的改造建设,特别是针对连接镇区的木子塘至安平公路、龙海至平山公路2个交通流量较大路段,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建设标准,即按照路基9米、路面7米的标准完成了建设工作。
三是加强管理,全面规范通村公路建设。在通村公路通畅工程启动建设前,要求村委会及时自筹配套建设资金,并与交通主管部门签订承诺书,承诺确保工作质量和完善安全设施、绿化工作,做好养护工作。对于通村公路通畅工程,在完成路面工程和安全设施(包括培路肩、设置错车道等)后,拨付上级补助资金的50%;在公路绿化工程完成后,才拨付上级补助资金的另外50%。为抓好通村公路建设工作,在全县交通项目建设点多面广的情况下,今年县交通主管部门先后2次举办由各村委领导、施工单位代表、农民工监理参加的通村公路建设技术培训班学习,并安排经过培训的农民工全面监督通村公路建设。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严格规范施工,切实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四是广辟财源,突破资金瓶颈。县委县政府除积极争取国省补助资金外,想方设法开源节流,广辟渠道,大力筹集项目建设资金,以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需求。一方面,积极筹集地方配套资金。根据近两年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的实际情况,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通乡联网公路的乡镇配套资金由去年的8万元/公里,提高到15万元/公里,其缺口资金全部由县财政兜底。并且,县委县政府在县财政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对通村公路通畅工程按6万元/公里的标准进行配套。另一方面,在省市未下达计划致使通乡联网公路建设的上级补助资金无法到位的情况下,安仁县积极谋划,继2009年后又一次采用招商引资模式引进资金3100多万元完成了豪山至垄下等10条通乡联网公路32公里的建设工作。该模式明确了先由客商(施工中标单位)垫资完成工程建设,后进行资金返还。若在第二年项目列入省、市建设计划的,按上级补助资金拨付;若第二年没有列入建设计划,就从第三年开始由县财政按30%、30%、40%的比例逐年拨付工程款,五年之内支付完建设资金。
今年以来,安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全县各级各部门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一是落实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县交通运输局明确2名副局长主抓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从系统抽调7名工程技术人员专抓农村公路改造建设。明确了各建设项目的责任单位,每一个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都明确了一名局领导和一名工程技术人员作为责任领导和责任技术人员,并把交通项目建设情况纳入各责任单位年度考核内容,把各项目的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技术人员全部对公众公示。各项目建设的责任人员都向县交通运输局递交了责任状,责任领导、责任人和责任技术员分别按照每个项目2000元、1000元、600元的标准交纳责任保证金。年终将按照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奖罚,对不能完成任务且情况严重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过错责任。
二是加大投入,严格通乡公路建设标准。在省市未下达通乡公路建设计划而只下达通畅工程计划的情况下,安仁县没有按照通畅工程的标准建设通乡联网公路,而是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投入建设资金1600多万元,严格按照通乡公路的标准(即路基宽度不小于6.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5米的标准)启动了豪山至垄下、枫树至洋际、平山至消湾、木子塘至安平、双排山至藕塘深、龙海至平山、玉峰至石冲、渡河至月轮岩和潭家至岸下等10条通乡联网公路32公里的改造建设,特别是针对连接镇区的木子塘至安平公路、龙海至平山公路2个交通流量较大路段,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建设标准,即按照路基9米、路面7米的标准完成了建设工作。
三是加强管理,全面规范通村公路建设。在通村公路通畅工程启动建设前,要求村委会及时自筹配套建设资金,并与交通主管部门签订承诺书,承诺确保工作质量和完善安全设施、绿化工作,做好养护工作。对于通村公路通畅工程,在完成路面工程和安全设施(包括培路肩、设置错车道等)后,拨付上级补助资金的50%;在公路绿化工程完成后,才拨付上级补助资金的另外50%。为抓好通村公路建设工作,在全县交通项目建设点多面广的情况下,今年县交通主管部门先后2次举办由各村委领导、施工单位代表、农民工监理参加的通村公路建设技术培训班学习,并安排经过培训的农民工全面监督通村公路建设。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严格规范施工,切实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四是广辟财源,突破资金瓶颈。县委县政府除积极争取国省补助资金外,想方设法开源节流,广辟渠道,大力筹集项目建设资金,以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需求。一方面,积极筹集地方配套资金。根据近两年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的实际情况,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通乡联网公路的乡镇配套资金由去年的8万元/公里,提高到15万元/公里,其缺口资金全部由县财政兜底。并且,县委县政府在县财政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对通村公路通畅工程按6万元/公里的标准进行配套。另一方面,在省市未下达计划致使通乡联网公路建设的上级补助资金无法到位的情况下,安仁县积极谋划,继2009年后又一次采用招商引资模式引进资金3100多万元完成了豪山至垄下等10条通乡联网公路32公里的建设工作。该模式明确了先由客商(施工中标单位)垫资完成工程建设,后进行资金返还。若在第二年项目列入省、市建设计划的,按上级补助资金拨付;若第二年没有列入建设计划,就从第三年开始由县财政按30%、30%、40%的比例逐年拨付工程款,五年之内支付完建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