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兴市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抓实园区、城区、景区“三区”建设,以提升县域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12.1%和13.1%,实现了县域经济“三量齐升”。
一是做强园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以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目标,突出平台打造、环境优化、创新发展、“龙头”带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做优园区平台。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完成政府性基础设施投资6亿元,强力推进江高路延伸段、污水处理厂、城市综合体安置区、企业创新创业基地一期、资五产业园主给水管网、杉杉大道提质改造等10个重点项目,建成标准厂房面积25万平方米。优化投资环境。认真落实市政府依法委托授予开发区的60项行政审批权,实施“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跟踪服务”五位一体工作模式,以更低的费用、快捷的审批、良好的服务为目标,建立了项目报建快速通道,实现了企业办事不出园。着力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做大做强成诚公司和兴农交通公司两个投融资平台,全年通过银企对接、中介担保、过桥支持等共为园区企业解决融资14.5亿元,较好地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困难。深入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组织企业招聘会17场,输送企业新员工2400人,培训员工1921人,实现了企业服务“零距离”。园区“投资洼地”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年引进项目18个,其中过亿元项目9个,合同引资63.8亿元。突出创新发展。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品牌创建的奖扶力度,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升至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园区企业共获国家专利技术124项,“狗脑贡”、“长银”2个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培强龙头企业。丰越环保被上海鼎立公司以18亿元整体收购实现上市,华信有色成为全省第一家上榜英国伦敦金银交易市场的民营企业,大诚中药成为全省首家通过国家新版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并被成功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二是做旺园区,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围绕建设“最美最靓的中国水城”目标,推进城市提质与扩容并举。筹资8亿余元全面推进东江片区道路提质改造、鲤鱼江污水处理厂、青鲁湖公园等城市提质项目。把“两房两棚”改造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全年共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6811套,基本建成5860套。加强城市管理,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大力推进“三年城乡绿化攻坚”,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4.6%,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优化服务产业布局,推动城市传统商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制定出台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构建“一主三副六中心”总体布局,设立现代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1000万元,全面推动商贸物流、电子商务、金融证券、中介服务、旅游地产等重点行业发展。湘中城市广场商业综合体建成并投入运营,引进苏宁电器、7天阳光酒店、生源百货等知名品牌,成功打造新的商贸圈。
三是做特景区,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坚持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工程,大力实施“旅游百亿投资计划”,推进景区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东江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通过国家暗访。高标准建设了东江湖数字化景区、逸景营地一期等重点旅游项目。成功与“中国旅游投资运营第一品牌”巅峰旅投合作,纳入井冈山苏区联动发展项目,融入罗霄山湘赣旅游经济圈。与青岛新天地公司签约开发水陆两栖通用机场,打造东江湖高端旅游新品牌。成立湘菜学院湘南分院暨东江湖长寿饮食文化研究中心,与湘菜协会合力打造湖南养生饮食文化基地。成立“中国摄影展览馆·资兴中心”,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国内首个县级展览馆。成功举办旅游文化美食节、东江湖(白廊)桃花节等系列旅游文化活动,东江湖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1.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