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中心,打造五个汝城”的发展目标,抢抓国家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保增长的战略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奋进、赶超跨越,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取得积极成效。
一、前三季度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44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7%。
(一)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工业生产增势强劲
1.农业生产形势平稳。三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081万元,同比增长3.4%。夏粮喜获丰收,稻谷104833吨,增长2.2%,畜牧生产基本稳定,出栏生猪16.76万头,增长9.5%,家禽出笼55.61万羽,增长10.8%,禽蛋产量1428.6吨,增长22.9%,水产品产量600.2吨,下降2.7%。
2.工业生产成长加快。前三季度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855万元,同比增长25.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90545万元,增长26.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3838万元,同比增长8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251705万元,增长87.5%,产销率为99.6%,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几种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钨精矿、人造板、钢材、铁合金分别增长42.1%、175.6%、88.2%、85.6%。
(二)需求增长平稳,支撑力较强
1.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县投资在上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高位运,全县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在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高速)项目14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8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2311万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强劲。完成投资额13828万元,增长165.5%。
2.招商引资效应持续显现。前三季度,全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21万美元,增速为15.3%;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22569万元,增长38.6%,比上半年加快15.2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实现零的突破,外贸出口额为20万美元。
3.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前三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18万元,同比增长15.4%,
(三)金融形势运行平稳,财政收入支撑有力
1、金融形势运行平稳。9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60219万元,同比增长23.5%,较年初增加63333万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384934万元,同比增长20.6%,较年初增加58117万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11795万元,同比增长14.3%,较年初增加22803万元。其中短期贷款82772万元,同比增长3.3%,较年初减少2721万元。
2、财政收入实现高速增长。三季度,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53188万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数的95.4%,同比增长42.7%;地方财政收入28336万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数的116.4%,同比增长47.9%,四大税种中,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分别增长34.9%、21.2%、110.2%、45.7%。一般预算支出76955万元,同比增长92.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分别增长84%、74.3%、471.6%。
3、居民收入步伐加快。前三季度,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873元,增长28.2%.1-8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76元,增长13.2%。
总体上看,前三季度经济增长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持续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这表明,县委、县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正确积极有效的。
二、几点建议
第一、要强化要素保障。一是合理安排土地指标以及房地产供地节奏,保证重点建设,支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加强银企沟通,充分发挥保险、信托、企业债券等金融资源的作用,加强担保机构运作和民间借贷管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三是继续做好就业培训工作,大力促进就业,有效引导劳动力流向。
第二、坚定不移抓好项目建设。一是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重大项目和产业招商为重点,既抓项目签约,更突出抓项目落地。二是要进一步完善重点建设项目推进的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项目前期推进能力和要素保障能力,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投资持续平稳增长。
第三、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加强产业引导,加快主导产业集群的培育,大力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工业转型提升。二是支持企业创新。落实创新扶持政策,持续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工作。三是重视节能降耗工作。继续抓好节能降耗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第四、继续解决好民生问题。一是密切关注物价上涨对困难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影响。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好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组织调运工作,保障市场正常供应,维护社会和市场的稳定。二是采取措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物价动态补贴机制,减少城乡居民后顾之忧。三是加强冬季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加强监管,确保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努力化解社会治安隐患。四是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文件精神,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检查力度,完善督查考核问责机制,在加强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基础上,确保我县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与全国同步。
一、前三季度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44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7%。
(一)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工业生产增势强劲
1.农业生产形势平稳。三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081万元,同比增长3.4%。夏粮喜获丰收,稻谷104833吨,增长2.2%,畜牧生产基本稳定,出栏生猪16.76万头,增长9.5%,家禽出笼55.61万羽,增长10.8%,禽蛋产量1428.6吨,增长22.9%,水产品产量600.2吨,下降2.7%。
2.工业生产成长加快。前三季度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855万元,同比增长25.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90545万元,增长26.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3838万元,同比增长8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251705万元,增长87.5%,产销率为99.6%,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几种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钨精矿、人造板、钢材、铁合金分别增长42.1%、175.6%、88.2%、85.6%。
(二)需求增长平稳,支撑力较强
1.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县投资在上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高位运,全县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在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高速)项目14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8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2311万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强劲。完成投资额13828万元,增长165.5%。
2.招商引资效应持续显现。前三季度,全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21万美元,增速为15.3%;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22569万元,增长38.6%,比上半年加快15.2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实现零的突破,外贸出口额为20万美元。
3.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前三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18万元,同比增长15.4%,
(三)金融形势运行平稳,财政收入支撑有力
1、金融形势运行平稳。9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60219万元,同比增长23.5%,较年初增加63333万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384934万元,同比增长20.6%,较年初增加58117万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11795万元,同比增长14.3%,较年初增加22803万元。其中短期贷款82772万元,同比增长3.3%,较年初减少2721万元。
2、财政收入实现高速增长。三季度,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53188万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数的95.4%,同比增长42.7%;地方财政收入28336万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数的116.4%,同比增长47.9%,四大税种中,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分别增长34.9%、21.2%、110.2%、45.7%。一般预算支出76955万元,同比增长92.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分别增长84%、74.3%、471.6%。
3、居民收入步伐加快。前三季度,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873元,增长28.2%.1-8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76元,增长13.2%。
总体上看,前三季度经济增长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持续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这表明,县委、县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正确积极有效的。
二、几点建议
第一、要强化要素保障。一是合理安排土地指标以及房地产供地节奏,保证重点建设,支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加强银企沟通,充分发挥保险、信托、企业债券等金融资源的作用,加强担保机构运作和民间借贷管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三是继续做好就业培训工作,大力促进就业,有效引导劳动力流向。
第二、坚定不移抓好项目建设。一是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重大项目和产业招商为重点,既抓项目签约,更突出抓项目落地。二是要进一步完善重点建设项目推进的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项目前期推进能力和要素保障能力,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投资持续平稳增长。
第三、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加强产业引导,加快主导产业集群的培育,大力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工业转型提升。二是支持企业创新。落实创新扶持政策,持续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工作。三是重视节能降耗工作。继续抓好节能降耗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第四、继续解决好民生问题。一是密切关注物价上涨对困难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影响。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好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组织调运工作,保障市场正常供应,维护社会和市场的稳定。二是采取措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物价动态补贴机制,减少城乡居民后顾之忧。三是加强冬季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加强监管,确保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努力化解社会治安隐患。四是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文件精神,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检查力度,完善督查考核问责机制,在加强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基础上,确保我县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与全国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