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县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家电、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补贴落实到位,消费平台不断完善,增强了居民消费意欲,带动了消费需求。2012年一季度,商贸业总体表现良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24.2万元 ,同比增长16%。
一、商贸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1、消费品市场繁荣,销售额持续增长。1—3月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7724.2万元,同比增长16%。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2377.6万元,同比增长16.9%;零售业实现12601.8万元,同比增长15.8 %;住宿业实现349.6万元,同比增长21%;餐饮业实现2395.2万元,同比增长15.2%。
2、批发零售业稳步增长,继续保持主导地位。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18467万元,同比增长31.2%;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9288.9万元,同比增长36.6%。由13家企业和15家个体户构成的限额以上零售企业1—3月份实现销售额4478.1万元,同比增58.5%,远高于批发零售业的平均增幅,是拉动我县社会消费品市场的重要推动力量。
3、餐饮业较快发展,餐饮市场发展红火。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观念的更新,城乡居民在外就餐越来越多,亲朋好友聚会频繁,餐饮业已成为消费品市场持续闪现的亮点。而且近年来餐饮形式或多样化,也带动了餐饮市场的发展。1—3月份,餐饮业累计实现营业额3596.7万元,同比增长28.3%。
二、商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既要看到支撑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有利因素,如城乡居民收入、就业形势、市场供给、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限上企业活力增强,扩大内需政策导向等。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以下不利因素将会对消费品市场的负面影响。
1、物价对消费品市场的影响。近来一些基本生活品价格上涨,导致居民生活成本上涨,消费支出增加,对消费预期产生不利影响,并对其它消费具有挤出效应,进而影响到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2、商贸企业较少且总体规模小。我县上规模的商贸企业不多,且个体经营户占绝大多数。这些企业现代流通规模小,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影响企业发展后劲。
3、储蓄意愿强,消费倾向不足。由于住房价格居高不下,住房支出增多,城镇居民的储蓄和投资倾向显著较强,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城镇居民其它项目消费支出,使消费的欲望得不到彻底的释放。
三、进一步促进商贸经济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1、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消费信心。提高居民收入是促进消费的主要手段,居民的收入水平决定购买力,而购买力决定消费。要进一步扩大就业范围,提高就业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同时,提高人们的消费信心,使潜在的购买力变成现实消费。
2、优化环境,严把商品质量关。近年来我国不断发生商品质量问题,特别是食品安全事件如牛肉膏、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抑制居民消费的意欲,影响了行业形象,对商贸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查处商品质量问题,严惩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商家,提供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
3、继续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潜力。要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开发农村消费品市场,认真调查、了解农民的切实需要,加大对农村水利、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为扩大消费创造条件,为农村消费市场逐步与城市消费市场的接轨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加快面向农村的信息传输过程,更新其消费理念,大力发展农村超市、连锁店、专卖店、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经营方式,促进农民潜在需求向现实购买力的转化。
一、商贸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1、消费品市场繁荣,销售额持续增长。1—3月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7724.2万元,同比增长16%。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2377.6万元,同比增长16.9%;零售业实现12601.8万元,同比增长15.8 %;住宿业实现349.6万元,同比增长21%;餐饮业实现2395.2万元,同比增长15.2%。
2、批发零售业稳步增长,继续保持主导地位。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18467万元,同比增长31.2%;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9288.9万元,同比增长36.6%。由13家企业和15家个体户构成的限额以上零售企业1—3月份实现销售额4478.1万元,同比增58.5%,远高于批发零售业的平均增幅,是拉动我县社会消费品市场的重要推动力量。
3、餐饮业较快发展,餐饮市场发展红火。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观念的更新,城乡居民在外就餐越来越多,亲朋好友聚会频繁,餐饮业已成为消费品市场持续闪现的亮点。而且近年来餐饮形式或多样化,也带动了餐饮市场的发展。1—3月份,餐饮业累计实现营业额3596.7万元,同比增长28.3%。
二、商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既要看到支撑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有利因素,如城乡居民收入、就业形势、市场供给、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限上企业活力增强,扩大内需政策导向等。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以下不利因素将会对消费品市场的负面影响。
1、物价对消费品市场的影响。近来一些基本生活品价格上涨,导致居民生活成本上涨,消费支出增加,对消费预期产生不利影响,并对其它消费具有挤出效应,进而影响到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2、商贸企业较少且总体规模小。我县上规模的商贸企业不多,且个体经营户占绝大多数。这些企业现代流通规模小,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影响企业发展后劲。
3、储蓄意愿强,消费倾向不足。由于住房价格居高不下,住房支出增多,城镇居民的储蓄和投资倾向显著较强,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城镇居民其它项目消费支出,使消费的欲望得不到彻底的释放。
三、进一步促进商贸经济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1、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消费信心。提高居民收入是促进消费的主要手段,居民的收入水平决定购买力,而购买力决定消费。要进一步扩大就业范围,提高就业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同时,提高人们的消费信心,使潜在的购买力变成现实消费。
2、优化环境,严把商品质量关。近年来我国不断发生商品质量问题,特别是食品安全事件如牛肉膏、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抑制居民消费的意欲,影响了行业形象,对商贸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查处商品质量问题,严惩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商家,提供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
3、继续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潜力。要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开发农村消费品市场,认真调查、了解农民的切实需要,加大对农村水利、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为扩大消费创造条件,为农村消费市场逐步与城市消费市场的接轨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加快面向农村的信息传输过程,更新其消费理念,大力发展农村超市、连锁店、专卖店、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经营方式,促进农民潜在需求向现实购买力的转化。